1.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现象明显,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摩擦的机会增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不可避免。城市居民中随着民族成份的增多,民族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也日益增多,一方面加速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互相学习的过程。同时,由于各个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在接触中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是难免的。
2.与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分布的乡村比较而言,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具有知识分子比重大,各民族的代表人物和知名人士相对集中,少数民族成员分布的行业多而社会关系广,与本民族地区有着密切联系等特点。所以,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往往最先反映于城市。
3.城市少数民族的特点往往被忽视。从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看,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汉族。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虽然有所增加,但它在城市人口中仍占极少数,如果再具体到每个少数民族,那就更微乎其微。在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城市中,少数民族的文化、民族特性很容易被忽视,时有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件发生。
4.城市具有的信息传播快、辐射性强的特点,为民族关系问题推波助澜。城市作为现代文明发展的主要体现者,具备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等功能。因此,在城市民族关系问题日益明显的今天,当某一城市发生民族问题时,会很快传播到其他城市和地区,使问题变得更加敏感和复杂。
总之,城市民族关系所反映的不仅仅限于当地民族之间关系,它还会直接而迅速地反映到有关民族地区,甚至造成国际影响。如,1989年上海某出版社出版严重损害伊斯兰群众的民族宗教感情的《性风俗》一书后,立刻引起各地伊斯兰群众的强烈不满,游行抗议风波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到半个中国,在国内外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具有非常强的敏感性和波及性,这决定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二)当前城市民族关系的基本评价。
纵观城市民族关系,其主流与我国业已建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相一致,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建设所居城市已成共识。
1.在民族平等原则下,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政府机构中设有专门的民族事务机构,配备了相关的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并有权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各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其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城市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城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成长、城市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队伍的壮大、少数民族在各群众团体和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提高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2.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大多接受了现代学校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人才。如:乌鲁木齐市1998年底有少数民族干部11958人,占干部总数的24.61%;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6731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的23.14%。为了扩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提高干部质量,一方面认真做好大中专学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分配工作,使大中专学生成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在招收干部中,少数民族比例不低于25%,少数民族文化程度放宽到高中毕业;此外,在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中,优先做好少数民族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至1999年,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担任副科级以上职务的少数民族干部为1124人,占全市各级干部的比例分别为:厅局级20.4%,县处级19.39%,乡科级20.43%。[2]
3.民族文化在适应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同时,成为城市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城市文化的同时丰富着自己。城市民族村、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风味饮食等等,构成了城市文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也是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将在走向城市过程中逐步走向重构和现代化。
4.城市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使用得到普遍的尊重和保障。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并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鲁木齐市颁布了《乌鲁木齐市宗教活动场所注册登记暂行办法》、《乌鲁木齐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乌鲁木齐对外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外事管理暂行规定》、《乌鲁木齐市社会用字管理办法》、《乌鲁木齐市宗教活动场所十不准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暂行规定》、《穆斯林朝觐事务管理暂行规定》、《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定,全面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及语言文字的使用。各大城市对清真食品工作也十分重视,如河南省到1997年已建设了各种类型、多种经济成分的清真食品厂、清真肉食生产厂(冷库)分别达481和716家,清真食品销售店达4261家,饮食餐馆达11596家,政府还颁布了《河南省清真食品管理办法》,标志着全省的清真食品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10]郑州、深圳等地从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角度出发,积极想办法,酝酿解决回族流动人口的殡葬用地问题。各城市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少数民族群众欢度传统节日提供方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