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南康“古文”吸收本土曲调 道出千年民俗往事
  作者:记者 曾悦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04 | 点击数:12513
 

  曾一度成为民间艺人谋生手段

  随着南康“古文”的发展,在一段时期,传承南康“古文”成为了盲艺人谋生的一种手段,他们以身说法,传授自身坚强生存的方法,讲诉自身身残志坚的故事,教育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自成,要树立远大志向,追求光明,要乐观面对困难,勇攀高峰,要敢于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经历了长久的历史演变和磨练,南康“古文”的内容始终饱含亘古不变的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这既是“古文”激励人们艰苦创业的缘由,也是“古文”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且获得更大发展的原因。

  刘伟认为,南康“古文”之所以现在依然能够传承,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南康“古文”表演形式生动,说、唱、演、吹、拉、弹样样不少;二是因为南康“古文”多为盲艺人表演,一人饰演多角色,令人称奇;三是因为南康“古文”内容健康,说教力强,如歌唱雷锋、王杰、焦裕禄等曲目。这些不断创新的特点,正是南康“古文”依然在传承的原因。

  见证南康民俗文化的发展

  谈到南康“古文”在过去发展的状况,刘伟向记者描绘了这样的情形:过去,在客家农村的禾坪上、田头地尾或在冬闲时节,只要盲艺人的“古文”曲调一拉,便有一群群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团团围住盲艺人聆听他的说唱,观赏他的表演。随着盲艺人惟妙惟肖的描述,妙趣横生的演唱,抑扬顿挫的韵律,加上通俗易懂的客家方言,朴实深厚的地方曲调风味,人们或笑或哭,或长叹短吁或欣喜异常,或神情自若或悲恸万分,此番情景让人激动不已,流连忘返。

  南康“古文”曾有过非常辉煌的年代。1964年,南康曾组织全市的30多名盲艺人开办培训班,之后又组织8人为盲艺人文宣队,排练了许多新曲目,如歌唱雷锋、王杰、焦裕禄、学习人民解放军、白石开红花、库下红旗飘等,并在全市巡回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1964年,有两名艺人还荣幸地参加了在景德镇举行的江西省盲艺人曲艺会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8年,南康市文化馆组织人员着手“古文”非遗挖掘工作,在大量的采访、调研和考证下,积累了丰富素材,2009年申报并获得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10年获得省级保护名录项目。尽管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小众的民间艺术,但南康“古文”代表的是南康人的旧时记忆,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见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江西晨报 2014-04-02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王焰安]桃文化略论
下一条: ·呵护祠堂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治理
   相关链接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刘赛祎]论民间说唱的“集体性”
·[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任亚丽]舞蹈表演在情感与形式之间的表达·[林晓平 彭昕]赣南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调查报告
·[何志清 刘玉珏]赣南采茶音乐创腔手法中的“主调选择”与“主题贯穿”·[王伽羽梓]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衍的内部革新和时代路径
·[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穆昭阳 颜磊]赣南客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问题探讨
·[曾敏]赣南普庵信仰及道教普庵派斋醮科仪初探·[何志清]赣南客家原生态体育文化的活化石
·[王素珍] 赞土地与唱春 ·[朱万曙]董永故事的汉、彝说唱文本
·[国家玮]乱世中的治世想象·[祝鹏程]中国曲艺说唱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说唱”专家组成立·《继承与发展:庆祝车锡伦先生欣开九秩论文集》出版
·刘祯 刘云水 主编:《继承与发展:庆祝车锡伦先生欣开九秩论文集》·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