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引导文学写作,关注民间文化
近几年,文学中关于底层写作讨论得较多,都是将“底层”、“弱势群体”的艰难生活选作基本素材。但这里所说的底层大都是“打工仔”、“打工妹”、“下岗者”的生活。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生产者,尽管文化部从2007年6月就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宝”传人,但他们往往是不被重视的“下里巴人”,与当今打工一族相比,同样是弱势群体,传承民族之根的民间艺人更是弱中之弱,甚至已被文学家遗忘了。文学写作是对民间文化从底层到高层的传播过程,写作是提升民间艺术的良好途径,可以把它们推向高级。宋江的故事经施耐庵整理改写成《水浒》,使民间口传文学得以发展。文学创作,以文字的形式,以话语的系统,留下文化遗产的轨迹和印痕。即使到了文化消亡的时候,文字也可以永恒地留存。文艺学开拓文化遗产研究,引导文学作家对民间文化的叙写,保持一种正确的写作姿态,即对民族文化尤其是对区域文化的强烈的爱和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途径。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项目基金资助(编号:09YJAZH05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项目(编号:FCB070469)、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07041028—03)
注释:
①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 孙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的演讲(2005年7月)。
③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④ 王一川:《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以文学艺术为范例》,《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⑤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⑥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⑦ 高小康:《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⑧ 冯骥才:《思想者独行·到民间去》,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⑨ 法里德·扎卡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0页。
⑩ 李春青:《当代文论建设的可能途径》,《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文学评论》2011年1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