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以影像民族志记录与呈现传统节日,是一种相较于文字表述更为丰富、多义的文本类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节日的视觉流程与文化意蕴,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民俗学者的接纳与采用。
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它通过对时间的“神圣化”,以祭仪、盛宴、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参与者感受到自我与族群、祖先和神灵的融合,并成为民族记忆的传承载体。以影像民族志记录与呈现传统节日,是一种相较于文字表述更为丰富、多义的文本类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节日的视觉流程与文化意蕴,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民俗学者的接纳与采用。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来自波斯语,是“春雨日”的意思。每年的春分日,是哈萨克人欢庆纳吾鲁孜节的日子。2010年冬天,笔者携带影像器材与发电装备,深入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喀夏伽尔乡,参与观察哈萨克族的冬牧生活,特别是纳吾鲁孜节的庆祝活动,通过田野影像笔记(Visual Ethnographic Note)等方法,获得了丰富的人类学考察资料。
喀夏伽尔乡位于昭苏县南部,乡境以南、群山之中隐藏着昭苏县最大的冬牧场——阿克牙孜沟。每年岁末,数十万头过冬的牛羊和马匹在哈萨克牧人的照看下生息于此。等到3月下旬纳吾鲁孜节前后,山外积雪消融,草色返青,牧民们才会驱赶“麾下”的众生,一路迁徙到春牧场上,继续另一季候的游牧生涯。
雪后初霁,我乘坐一辆越野车驶入这条冰雪交加的河谷,开始了三个多月与哈萨克牧人们朝夕与共的时光。我所居住的“柯克玉勒姆”位于阿克牙孜河左岸的一小片台地上,是五户牧民共同过冬的“冬窝子”。桑塔斯村的村民克易齐拜(我的房东)、巴太伊、江格斯、波拉特、叶尔江和他们的妻子、孩子们在五幢木楞房中生活,照看他们各自家族拥有的牲畜。
由于居住分散,一个小型社区的牧民往往会在同一时间内举行纳吾鲁孜节的庆祝活动。各家在节日到来之前,准备必需的食品,最主要的是烹煮“纳吾鲁孜阔杰”——节日期间食用的稠粥。因此,柯克玉勒姆冬窝子的五户哈萨克人家的首要任务便是购置“纳吾鲁孜阔杰”的原料,按照传统的做法,主要的食材要放入七种,所以 “纳吾鲁孜阔杰”也称为“七宝粥”。哈萨克主妇首先用大锅将牛羊肉骨炖成肉汤,待肉接近熟烂时,再依次放入麦粒、大米、酸奶、面、葡萄干和盐,直到这锅浓稠的“纳吾鲁孜阔杰”烹制完成。
除了节日主餐“纳吾鲁孜阔杰”之外,哈萨克人还制作其他美食来款待宾客。主妇在馕坑里烤制新馕,架起油锅炸馓子,男主人将冬肉,如马肥肠、马脖子、马碎肉灌肠等煮熟后,视客人的尊贵程度,决定是否宰羊,用羊肉煮汤做成哈萨克族的经典名吃“纳仁”。辅餐的冰糖、奶酪、葡萄干等一应俱全,待客的奶茶更是必不可少。主妇们拿出崭新的坐垫“萨勒马克”铺在炕上——这种带有菱形图案的长方形坐垫为毛毡质料,经过剪裁、拼贴、刺绣和缝制,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完工,是哈萨克妇女最具代表性的手工制品,也是检验哈萨克妇女勤劳与灵秀的重要指标。
从节日的上午开始,各个冬窝子的亲戚、友人陆续骑马赶来,与主人全家共度这个美好的节日。亲朋好友在木屋的炕上盘膝而坐之后,主妇将为每位客人端上一碗“纳吾鲁孜阔杰”,这时,由客人中最年长或最有威望的人做“巴塔”,也就是祝辞祈福,“巴塔”大抵以“祝我亲爱的兄弟们来年牲畜满圈,奶品丰盛,人畜两旺,生活顺畅……”等吉祥的祝福话语为主,众人将双手平放在前胸,当“巴塔”做完之后,他们用双手抹脸,以示将美好的祝福纳入心中。
在主人家中盘桓一个小时左右,客人们起身告辞,朝邻居家走去。邻居一家要在节后的第二天从冬牧场迁出,返回他们在春季牧场的定居点。这是纳吾鲁孜节的另一种实际功能:按照哈萨克的传统历法,春分之后,大规模的转场行动便正式开始。女主人端来刚刚炸好的馓子和冒着热气的烤馕,为每位客人准备一大碗“纳吾鲁孜阔杰”。节日仍在继续。这家的男主人是本地著名的冬不拉制作者,也是本村最有身份的“阿肯”——哈萨克民间歌手。他拨动琴弦,唱出一首首传统的纳吾鲁孜节歌谣。天光渐暗,客人们纷纷告辞,返回各自的冬窝子。这时,纳吾鲁孜节的庆祝活动基本上结束了。
夜幕降临,我带来的小型发电机开始轰鸣,为河畔的小木屋点亮一盏灯。房东一家围拢过来,我们一同观看白天拍摄的影像素材,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我简单地制作场记,核对来访者的姓名与身份,询问宴席上主客之间的对话,以及某些行为与仪式的细节。这一年的纳吾鲁孜节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在影像民族志的记录中,它却长远地留存下来。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03月21日 08:03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