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赵易林 王岚]赵景深与书二三事
  作者:赵易林 王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06 | 点击数:5028
 

赵景深(1902-1985)


  我父亲赵景深已于1985年1月7日不幸在华东医院故世,时间一晃过去了20年,我今年也已79岁了。父亲生前除了担任复旦大学教授外,还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委员。父亲留给我们子女的箴言是:“多想想别人,少想想自己。”父亲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在父亲坎坷曲折的一生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与书的故事。可以说,通过父亲与书的故事,很可以看出父亲的为人,并看出他是如何实践着“多想想别人,少想想自己”这句话的。我父亲赵景深出生于1902年4月25日,原籍四川宜宾,出生于浙江丽水。由于我中过举人的爷爷喜欢文学,受我爷爷影响,父亲从小酷爱文学,尤其喜欢童话。他18岁时就在当时的《少年杂志》上发表童话处女作《国王与蜘蛛》;1919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开始陆续翻译、出版《安徒生童话》,成为介绍安徒生童话到我国的第一人。中学毕业以后,父亲做过教员、行政秘书等职,工作很不稳定。1925年到上海后,父亲开始一边当中学教员,一边主编《文学周报》。第二年,与我母亲马芝宝结婚,第三年便生下了我。1930年前后,由于父亲的论著和译著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被复旦大学聘为教授,同时兼任北新书局总编辑,从而出版了大量鲁迅著作,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需要相当胆量和魄力的。

  此时父亲受鲁迅和郑振铎的影响,在文学上的主攻方向开始转入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以及其他通俗文学方面,从上世纪40至60年代,共出版专著十多种,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元明清文学和通俗文学研究专家。1929年,父亲倾心翻译的《柴霍甫(即契诃夫)短篇杰作集》8大卷100万字终于完成。也是这一年,我母亲不幸病故。

  一年后,父亲再婚,我继母即是北新书局总经理李小峰的妹妹李希同。

  父亲一生俭朴,不吸烟、不喝酒,他的收入除家用外,多半用于买书。不过父亲与那些藏书家不同,他并不专门搜求名贵版本,所藏大抵以通行本实用书为多。这些书他自己阅读,也愿意借给别人利用。所以到我家来借书的人特别多。父亲备有一本登记簿,将借出的书登记一下,时间久了不见还,他会给借书者寄明信片催还。一般人都会及时归还,但也有人借而不还的。遇到这种情况,父亲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苦笑。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继续慷慨地出借书。父亲的学生,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吴中杰曾回忆到,“文革”期间,图书馆关闭,那时父亲的藏书还没有遭到“封杀”,他就常到我家借书看,父亲总是很客气地接待他,让他自由挑选书,然后登记一下让他借走,下次还了再借。吴先生说在我家借阅了许多别处看不到的古代小说。

  当然,“文革”期间不少教授的藏书是遭到抄没的。但父亲的藏书遭到的不是抄没,而是“封杀”。正是这“封杀”,保护了父亲的大量藏书。这件事的背后,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原来在复旦中文系有一位父亲的“衣钵传人”,他叫李平,曾受到我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到我家也来到许多次,父亲经常留他饭;他留校当教师,也是我父亲暗中助力。那时李平尚年轻,“文革”中当上“红卫兵”。一次,他和一批“红卫兵”到我家来抄家,故意把父亲所有的藏书全部集中到二楼前厢房,李平扬言所有的书要用大卡车来运走,因此这间前厢房任何人不得入内,并且用事先准备好的封条把门封住。然而直到“文革”结束,这批遭到“封杀”的书籍也未被卡车运走。父亲获得“解放”后,封条得以启封,这样,父亲的所有藏书一册不少地保存了下来,真可说是“遇难呈祥”了!事后,李平向父亲说穿了此中奥妙,使父亲十分欣慰;我们全家都感激不已,认李平为“恩人”。李平后来也成为中文系教授。他特地将自己的140多部著作转移到书架的最高一层,并故作谦虚地说是“自己的著作毫无价值,故而束之高阁”。其实这是父亲怕“红卫兵”拿走他的著作。

  到了“文革”后期,教授们几乎全关进了“牛棚”,父亲当然也未能幸免。复旦大学有一幢最小的宿舍楼,被“红卫兵”权充“牛棚”,专门关“牛”。“红卫兵”每天领着“牛”早晚请罪,并强迫他们从事各种劳作,还发给他们人手一册“汇报簿”,规定每天要写思想汇报,“晚清罪”时必须缴上去。可是父亲却千篇一律地只写“劳动日记”,从来不写什么思想汇报。“红卫兵”训斥了几通,有一回还用藤条抽父亲的背脊,但父亲依旧还是写“劳动日记”,并低头认罪说自己愚笨,写不来汇报。后来他们也无法可想,只得不了了之。

  还有一回更有趣,有天津“红卫兵”来上海复旦大学串连,下午五时,劳动时间已过,复旦“红卫兵”为了向天津“红卫兵”夸耀成绩,要教授们列队“示众”(即戴高帽、挂牌子和用扫帚敲畚箕骂自己)。叫到父亲住的房间,只后这“红卫兵”见父亲在里面,责问父亲为什么不应。父亲答道:“我不是‘牛’吗?你问的是人,我怎么敢应。”

  父亲生前藏书最完整的时候达三万册,编有藏书目录九本。他去世后,我们全家把这些书都捐赠给了复旦大学图书馆,经过清点,计有线装古籍二千余种,八千余册;中文平装书九千册,外文书二百余册,总计约二万多册。这在现代学人的私人藏书中,也是颇具规模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父亲尽管嗜书、爱书如命,但与众不同的是,对前来借书的学生、同好,特别是青年,父亲总是慷慨支持,从不吝啬出借。有时父亲买书还常买双份,一份便是专门供人借阅。难怪父亲的学生江巨荣说我父亲的藏书室“像一个学术圈子里的专业图书馆”。江先生述说道:“以前我们想到上海图书馆看一本书,上图的目录就不公开,让你摸不着边。等到肯定在那里,先就要到系里打证明,说明目的;然后到学校办公室开介绍信,再到上图去审批,再下发部门、小组通过,最后还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所以,过去想看书,特别是旧小说、旧戏曲、30年代文学,真像有人所唱的:‘一关一关又一关,借书好比登天难。’1980年以前情形大致如此。读书人时间宝贵,怎么经得起如此折腾呢!赵景深先生藏书与众不同,他的书对准都出借,无沦是复旦的,外校的,社会上的,里弄里的;也无沦是认识的,不认识的;年长的,年少的,只要是他藏有的书,没有不借的。赵先生的家差不多成了——个社会图书馆,有时——天要接待几批借书还书的人。”我那时休养在家,就专门替父亲做接待工作。对真正的研究者,父亲更主动热情地敞开图书,提供方便,而且借书数量不限,时间不限,一切从中得益。我至今记得,曾有一位日本学者慕名前来,希望拍摄我父亲收藏的几本珍贵资料。父亲不仅为他一一取出,而且为他一页页翻检,协助他顺利翻拍。这让那位专程来沪的日本专家深为感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城市快报 2014年02月16日07: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赵易林]日记中的珍贵启示
下一条: ·《赵景深日记》记录上海人文学者交往资料
   相关链接
·[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美国著名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斯逝世
·[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美国著名民俗学家罗杰·吉奈里(Roger L.Janelli)教授去世
·[张举文]一位追求格物致知的民俗学家·深切缅怀乌丙安教授:纪念专辑
·民俗学家乌丙安: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逝世
·讣告: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逝世·[沈达人]戏曲史家民俗学家张次溪
·民俗学家扎格尔·[杨利慧]钟敬文(1903-2002)
·[车锡伦]“林兰”与赵景深·[李向振 赵洪娟]“污名化”与残疾人及残疾人叙事研究——美国民俗学家艾米·舒曼教授访谈录
·[崔若男]民俗学家的二十四节气新解·藏学家、西藏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家廖东凡先生辞世
·民俗学家萧放:因势利导,让乡风文明重归“故土”·[刘锡诚]黄石:一个被隐没的民俗学家
·陈建华:怀念赵景深先生·[李英]赵景深和儿童文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