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赵景深:“著编书籍等身”
  作者:徐铁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13 | 点击数:3478
 

赵景深(1902-1985)


  1931年,鲁迅发了篇文章《风马牛》,引发一段公案。“涉案”人是赵景深。

  赵景深早在1924年就将安徒生童话介绍到了中国,是中国翻译安徒生童话的第一人。1927年,他发表了柴霍甫(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悒郁》,其中一篇《樊凯》,文中将MilkyWay译作了牛奶路。MilkyWay意思是银河,这一错误被鲁迅发现,便被指正,方式当然是鲁迅式的。而赵景深也因这一“路”成名。

  把MilkyWay译成“牛奶路”是典型的望文生义,虽然milky本意是奶,但并不单指牛奶。字面上MilkyWay是“奶的路”,实际上却是“银河”。

  其实这一错误并非是鲁迅的第一发现,1930年时,赵景深自己就已经将其改正为天河。赵景深乃敦厚之人,他并未用笔墨回应鲁迅,而一生以鲁迅为师为友,并以自己掌管的北新书局出版大量鲁迅作品。后来提起当年往事,赵景深说:“因为我实在是不懂,我当时的外文水平不过那样。”

  赵景深当年在南开中学上学时,曾听过徐志摩两周课。课堂上,赵景深的翻译获得第一,课后徐志摩问赵景深,将来是否以文学为业?赵景深说“是这样想的。”徐志摩却劝他不要搞,只能把文学当作副业。不知是接受徐志摩当初的劝告还是后来受郑振铎的影响和鼓励,他放弃了从18岁便开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从1933年起转而研究古代戏曲与小说,并获丰硕成果,完成著作《宋元戏曲本事》等10余种,数百万字,并在复旦大学开设元明清文学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中国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史》等课程。他搜集了丰富的小说、戏曲、民间文学史料,这不光有助于他的教学和研究,也让他拥有了一个颇具规模颇具特色的家庭图书馆。

  赵景深一生俭朴,不抽烟不喝酒。他的收入除家用外,多半用于买书。与一般藏书家不同,他并不专门搜求名贵版本,所藏大抵以通行本实用书为多。他性情严谨,藏书有序,甚至自创分类法排架,足见他对书的珍爱。这些书除了他自己读,也愿意借给别人。他教书60余年,弟子应以百千计。他是朋友学生来者不拒。素不相识,别人介绍过来的也同样接待。他的书最多时达到3万册,其中古籍2千余种、8千余册,中文平装书9千册,外文书200余册,珍本善本亦足称道。

  为方便自己阅读,同时也为方便替别人找书,他在藏书排架上费了很大心思。他的住所是上海老式建筑,楼上有亭子间。他在各层都放上书架书柜,分类码放,还编了目录。为了自己看与外借不发生冲突,有的书他还会买两本。

  到他这里来借书的很多都是研究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学者。据作家丁言昭女士回忆,当年她为编写《中国木偶史》,曾多次到赵景深的“家庭图书馆”借书。面对全部对她开放的书架,她不知从何找起。还是赵景深亲自带她找到了她最需要的书。还曾有一位日本学者慕名前来,希望拍摄他收藏的几本资料。赵景深不仅为他一一取出,而且为他一页页翻检,协助他翻拍,让那位日本学者十分感动。他的藏品中有一套杭州《民俗周刊》,总数有100本。对于这样的存世孤品,赵景深并未珍藏不露,而是任由钟敬文复制几套供他人研究。

  赵景深曾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他1985年去世,身后将他的全部藏书捐给了复旦大学图书馆。他的墓志铭用这样的话概括了他的一生“六十余年,培育英才遍世;半千万字,著编书籍等身。”

  有一则轶事很有意思,说赵景深在北新书局当编辑时,因为缺少好稿,就写信给正在山东教书的老舍。老舍一看,信纸上写一大“赵”字,周围画了一个红圈,旁写“老赵被围,速发救兵”。老舍一看,立即寄稿回信,还在原信上画了一杆红缨枪直刺红圈,旁注:“元帅休慌,末将来也!”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4年03月12日 14:29:3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妖怪博士──记日本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学者小松和彦
下一条: ·[赵易林]日记中的珍贵启示
   相关链接
·[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美国著名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斯逝世
·[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美国著名民俗学家罗杰·吉奈里(Roger L.Janelli)教授去世
·[张举文]一位追求格物致知的民俗学家·深切缅怀乌丙安教授:纪念专辑
·民俗学家乌丙安: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逝世
·讣告: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逝世·[沈达人]戏曲史家民俗学家张次溪
·民俗学家扎格尔·[杨利慧]钟敬文(1903-2002)
·[车锡伦]“林兰”与赵景深·[李向振 赵洪娟]“污名化”与残疾人及残疾人叙事研究——美国民俗学家艾米·舒曼教授访谈录
·[崔若男]民俗学家的二十四节气新解·藏学家、西藏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家廖东凡先生辞世
·民俗学家萧放:因势利导,让乡风文明重归“故土”·[刘锡诚]黄石:一个被隐没的民俗学家
·陈建华:怀念赵景深先生·[李英]赵景深和儿童文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