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贴窗花、接财神……这些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民俗现象,也是民俗学者关注的课题。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刘德龙谈及当下的民俗传承与非遗保护喜忧参半。他从民俗现象到民俗学研究,娓娓道来。
从日常工作走进民俗
出身农村的刘德龙有着丰富的基层生活经历,这种与生俱来的乡土气息,使他天然地对民俗和民俗学感兴趣。
大学毕业后,刘德龙在宣传岗位上工作了20年。这份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近民俗,也激发了他研究民俗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在全省城乡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刘德龙负责文件起草工作。为深入了解当时的世风民俗,刘德龙深入乡镇、村庄、工厂、学校调研,并写出了近2万字的调查报告。
“调研前,我认为很多农村习俗,如丧葬嫁娶等应该革新,后来我才发现,这些习俗是一种维系社会团结的力量,能将处于不同空间的社会成员联系在一起。”刘德龙说,此次调研改变了他对民俗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他研究民俗的兴趣与热情。
在调研的基础上,刘德龙以《移风易俗之我见》为题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阐述其在移风易俗活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证,后来该文在《民俗研究》上发表。
此后,刘德龙开始进行系统的民俗研究,先后发表了近百篇民俗学论文,撰写和主编的著作有近20部。其中,《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一书被已故学者钟敬文评价为,“是开先河之作,有助于推动我国民俗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民俗承载地域特色与文化
近年来,民俗文化在地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关民俗与文化的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
在刘德龙看来,文化中包括民俗,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民俗中也蕴含着文化,民俗是一些文化生成的土壤和根基。在不少地方和一些民族,民俗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民俗。
文化与民俗都有若干特点,刘德龙告诉记者,但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地域性,尤其是一个地方山川地理自然气候等因素和既有的文化基础。“以淮河、长江为界,按几千年形成的农耕习惯,可以划分为两大文化区:北方麦作文化区和南方稻作文化区。”在刘德龙看来,麦作文化区与稻作文化区的文化与民俗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所以,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和已有的文化底蕴不同,秦腔、花儿、信天游只能产生在陕西、甘肃周边一带,昆曲、越剧则是适合南方地区的艺术形式。
刘德龙认为,文化与民俗在双向影响交叉渗透中演进。在已形成的文化与民俗中,尽管不少人把文化看成是高雅的、上层的文化事象,而把民俗看成是粗俗的、底层的文化事象,仍然无法改变民俗是文化赖以产生的母体这个事实。
民俗保护应切合实际
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刘德龙工作的一个重点。几年前,济南市开展棚户区改造,济南百年老字号药店宏济堂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刘德龙与清华大学教授张复合呼吁济南市保护这一文物,最终宏济堂古建筑群得以留存。
2008年,为筹备即将召开的全运会,济南市某区政府部门以“千佛山庙会”影响交通为由欲取消这一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民俗节日。刘德龙获悉后,与专家学者、济南老市民一起进行研讨论证、宣传呼吁,“千佛山庙会”得以如期举办。
“随着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多传统的文化事象也由日常生活习俗转向了文化遗产,甚至有不少事象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困境。”刘德龙说,总体上看,非遗保护方式方法不断完善,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体系仍然迫在眉睫。
在当前“非遗热”的热闹景象背后,众多专家学者却表示出了一些忧虑。刘德龙表示,学者应该尊重民间、尊重本体、尊重规律,多学习、多积累,塌下身子去调研,从而使自己对传承活动作出的评价、论证的问题、设计的方案等,真正切合实际。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02月24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