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王文宝 王文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北京民间儿童游戏》
  作者:王文宝 王文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0-01 | 点击数:3541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
──北京民间儿童游戏

编著:王文宝 王文珍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8月1日
平装: 24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条形码: 9787516902486
丛书名:华龄阁名家书系

 

编辑推荐

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文化古都。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以及外来的汉、满、蒙、回等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北京文化。民间儿童游戏便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地方特色。同时它也有两个最为突出之处:一是亲近大自然;二是植根于基层社会。王文宝、王文珍编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北京民间儿童游戏》收集了北京民间游戏三百余种,根据不同的玩法分为哄逗类、玩耍类、说唱类、嬉戏类、比赛类等八种。全书通俗易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作者简介

王文宝 1929年生,北京通州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民俗文化工作。1979年调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改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991年退休前任该会民间文艺研究所副所长兼民俗民艺研究室主任。作为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俗文学学会的创建者之一,先后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及会长;被聘为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神州民俗》名誉顾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出版有《中国民俗研究史》、《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俗文学发展史》、《北京传统民俗文化集锦》、《吆喝与招幌》、《弘扬祖国民俗文化》、《中国民间游戏》等多种图书,撰写有关文章400多篇。


目录

民间儿童游戏与大自然和社会之关系(代序)
前言
一、哄逗类
 杨树叶儿哗啦啦
 高粱叶儿哗啦啦
 哄睡觉
 老阳儿上墙
 背背驮驮
 乍乍
 姥姥外套儿长得大
 斗虫儿飞
 虫儿飞
 大拇哥(一)
大拇哥(二)
大拇哥(三)
大拇哥(四)
数指纹
 骆驼骆驼拉拉
 小眼睛儿看景致儿
 单扎你的小鼻子眼儿
 点牛眼
 三抓不乐是好人
 坐轿儿
……
二、玩耍类
三、说唱类
四、嬉戏类
五、比赛类
六、制作类
七、综合类
八、亚游戏类
附录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王文宝:《弘扬祖国的民俗文化》
下一条: ·王文宝:《吆喝与招幌》
   相关链接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何帅]网络游戏对神话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刘玉娟]电子游戏中神话的生命力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张遵勇]基于民俗视角下的江淮地区牌九、麻将方言术语调查实录
·[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 ·[赵经纬]神话主义视域下电子游戏叙事中的神话重构及其当代意涵
·[席建立]简析江南运河岸少儿游戏之蜕变·[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