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叶晔]拐点在宋: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
  作者:叶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4 | 点击数:12180
 

  注释:

  ①笔者以为,作为《两都赋》的作者,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诸家辞赋单归“诗赋”一类,固然可看出时人较自觉的文学观念。但由于《汉书·艺文志》没有单列“地理”一类(《山海经》归在“数术·形法”一类),而“诗赋略”中的屈原赋、陆贾赋、荀卿赋、杂赋四类,分主抒情、说辞、效物、诙谐,又很难有效地涵盖都邑赋的创作主题。因此,作为新兴事物的两汉京都赋的属性界定,在当时并不清晰。

  ②笔者以为,从学科二级分类的角度讲,地记和郡书属不同的图书门类,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两者都有具体而微的差别,此自不待言。但若从学科一级分类的角度看,它们都属于地理书写,在本文中,与之对应的是文学书写。既然我们认识到风土诗、竹枝词、都邑赋等不同文体之间的同一性,自然也有必要去体察地记和郡书在与文学发生互动上的某种共通性(二者至宋代逐步合流为较成熟的地志)。如果纠缠于太细致的分类,难免会遮蔽大学科视角下的一些隐性线索。

  ③胡宝国在《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魏晋以来,“文的地位重于史的地位,史对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文对史的影响却非常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史书的文字表达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8页)。亦从史学发展的研究角度印证了笔者的观点。而他提出从汉魏的“文章”到南朝的“文史”,“反映了文史从混而不分到逐渐分离的变化过程”,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唐代是文学与地志互动影响的一个低谷期。

  ④刘知几著、浦起龙通释《史通》卷一○《杂述第三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⑤刘知几著、浦起龙通释《史通》卷一○《杂述第三十四》,第194页。

  ⑥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绪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⑦邝璠《题农务女红之图》,邝璠编《便民图纂》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9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229页;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及《两采风图合卷》,《台湾文献丛刊》第90种,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版,第1—52页。

  ⑧包弼德著、吴松弟译《地方史的兴起:宋元婺州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0—451页。

  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嘉禾百咏》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10页。

  ⑩《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西湖百咏》提要,第1416页。

  (11)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卷三《南海百咏》提要,《续修四库全书》第921册,第36—37页。

  (12)以连章组诗为形式的名胜题咏诗之起源,内山精也在《宋代八景现象考》一文中有相关论述,见《新宋学》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7—398页。他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封闭空间中的私人别墅、官舍园亭、寺院为对象,以交友范围内的有限群体为读者,具有内向封闭的性格,如王维《辋川集》、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韦处厚《盛山十二诗》、刘禹锡《海阳十咏》等;另一是以广阔地域或城市中的名胜景点与古迹为对象,用诗歌提炼地方胜迹的魅力,具有外向开放的特征,如李白《姑孰十咏》、刘长卿《龙门八咏》、刘禹锡《金陵五题》等。而后一类型的书写范式,又明显以沈约《八咏诗》为渊薮,在某种意义上,可算是地名百咏的源头之一。

  (13)(14)《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一《华亭百咏》提要,第1388页。

  (15)《(景定)建康志》卷四九《马之纯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64页。

  (16)董嗣杲《西湖百咏序》,《西湖百咏》卷首,《丛书集成续编》史部第63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

  (17)陈敏政《西湖百咏倡和诗序》,《西湖百咏》卷首,《丛书集成续编》史部第63册,第242页。

  (18)如《中国丛书综录》将所有单独成卷的都邑赋、竹枝词、地名百咏归入“史部·地理类”,而《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将这些著述多数归入“集部·别集类”,少数归入“史部·地理类”,两套工具书对此类文献的学科界定截然不同。

  (19)本篇所谓的“地名诗”,是指以地名为诗题,以地名所反映的地方历史、人物、地理、风俗为吟咏内容的诗歌,而非以地名为题材的“嵌地名诗”或“集地名诗”。

  (20)《历代赋汇》卷三四杨侃《皇畿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21)《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会稽三赋》提要,第624页。

  (2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嘉禾百咏》提要,第1410页。

  (23)杨万里《圩丁词十解》小序,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卷三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43页。

  (24)徐恭时在《上海洋场竹枝词序》中提出竹枝词的“同体别称”现象,汇计得竹枝词“别称”用词一百一十个。他在序中多次用到“竹枝体”一词,虽未明确释义,实际上指那些“同体格而标题别称之作”,见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翁圣峰在《清代台湾竹枝词之研究》一书中也讨论了竹枝词的“唯名定义”和“实在定义”问题,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5)笔者所说的“竹枝体”,包括棹歌、衢歌、渔唱等文学类型,虽然它们与竹枝词的发展时段前后有差,但都起源于民间歌谣,经过风土诗歌的淬炼,最后发展为自觉的地志文学,其发展走势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地域性质的杂咏、杂诗、百咏、纪事诗等,它们起源于文人创作而非民间歌谣,但在风土描绘和地志书写方面又与竹枝词有很多共同点,笔者称之为“类竹枝体”。这三者间的关系复杂难辨,笔者将另撰文专论。 

 

(本文刊于《文学遗产》2013年4期 )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02月02日16:4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赵宪章]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
下一条: ·[潘晟]重构中国古代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
   相关链接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威]“全观诗学”关照下的新媒体口头文学
·[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梁爽]消失的女性:人痘术宋代起源传说考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甘德志]张果老“蝙蝠原形”考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