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赵懂]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赵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9 | 点击数:15624
 


  秦腔是我国国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经几百年的兴衰变迁,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戏剧界的四大声腔之一,秦腔和其它几个声腔比较起来,豪迈、粗犷、刚健而又悲壮苍凉的风格独一无二。正因为如此,乾隆年间晌一在北京吼起,便震惊朝野,广受士大夫和庶民青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究竟它有何等魅力?一直激励着学界试图一层一层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有明以来,前代学者一直孜孜不倦的对它进行研究。

  近代以来,国内关于秦腔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中期才有学者开始研究。最早出现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的《秦腔记闻》,之后出现了《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秦腔声韵初探》、《秦腔音乐》、《秦腔史稿》等一系列研究著作拉开了二十世纪国内秦腔研究的序幕,根据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学者对秦腔的研究情况,笔者拟把这一时期的秦腔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中期到70年末为研究初发期;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研究密集期。

  第一阶段 秦腔研究初发期(1949-1970年代末)

  据现存国内秦腔研究文献来看,从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末的几十年间,国内学者对秦腔进行研究的人很少,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和论著也较少,因此这段时期可以称为研究的初发期。

  作为地方剧种的秦腔,一直面临着一个中国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共同面临的问题:“剧业”盛而“剧学”微。直到上世纪中后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秦腔记闻》(王绍猷著,易俗社刊本,1949年)、《乐学通论》(范紫东著,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出版,1954年)、《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分会编,1961年)等秦腔理论研究专著刊行。

  同秦腔演艺事业比较起来,这些理论专著出现可谓晚矣,不要说比早期秦腔班社演艺历史晚,就是比西安易俗社成立也要晚四十多年。建国后,随着秦腔理论研究专著的刊行和研究论文的发表,秦腔才开始逐渐引起学界注意。

  总的来说,在第一阶段这几十年时间里,虽然国内多家报纸都刊登了有关秦腔的报道,对于秦腔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出现了一些关于秦腔的文章和著作,但大多数是对秦腔内容进行常识性介绍,基本处于描述性阶段,真正从学术理论层面上对秦腔进行研究的论文和文献非常有限,很多领域尚未涉及。

  第二阶段 秦腔研究密集期(1980至今)

  20世纪80年代,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为撰写《戏曲志》对秦腔展开了深入调查,这为秦腔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对秦腔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涌现出了很多关于秦腔研究的文章和论著,可称为秦腔研究的密集期。这一阶段的文献主要针对秦腔的起源与形成,秦腔的流传与分布,秦腔的声腔、音乐及艺术特色,秦腔的艺人、剧目、剧团,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秦腔的起源与形成

  关于秦腔的具体形成时间,目前还没有惟一、确定的结论。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秦腔源流研究的文献,关于秦腔的源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先秦说。关于秦腔的源流说,最早可以推及到秦汉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如易俗社编剧范紫东先生曾言“秦腔远绍二南遗音,近挹两汉文化本为温柔敦厚之风,又寓激昂慷慨之气”。[1]

  上世纪80年代,仍有学者坚持先秦远源说“现在流行于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的秦腔唱腔,我个人认为是缘于上古西音、秦音和秦声的。历史数千年,中间当然会有许多发展、变化,乃至是很大的变动。但我又坚信,万变不离其宗,西音、秦音和秦声的个性是不至于变丢的……西音、秦音和秦声,起码从唐代迄今变化不会很剧烈”。[2]

  2、明代说。如《辞海》“秦腔”条目:“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前在陕西、甘肃、山西一代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长句基本为七字句,音乐为板腔体。明末清初流传南北各地,对各种剧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

  此外还有人认为:“秦腔形成于明中叶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是比较客观的。”持此观点的有张来斌的论文《从审美特性看秦腔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把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发展,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几个方面考证了秦腔剧种的形成,认为秦腔作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综合艺术,只能形成于明中叶以后。[4]

  3、汉唐说。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苏育生,在其著作《中国秦腔》中他认为“秦腔声腔起源于唐代变文的诗赞体音乐,秦腔作为一个剧种,广泛吸收唐代梨园艺术以及北杂剧和昆曲的营养……由此可见秦腔的音,也就是唱法,起始于唐代;源于陕西的秦腔声腔,其最早即仿效广泛流行于唐代民间的变文‘偈赞’,即诗赞体,应当说是顺乎自然了”。他还认为“秦腔戏曲文学源于唐代变文诗赞体韵文,唐代变文以散文讲说,以韵文歌唱;讲唱的内容,最初属于经文,后来逐渐扩大为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唐代变文的这种俗讲化,成为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的滥觞,也是产生于民间说唱艺术的秦腔戏曲文学,包括剧本内容及唱词的主要来源”。最后他提出“秦腔的表演艺术,可追溯到汉代百戏,唐代梨园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歌舞戏、参军戏”。[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腔起源及形成的研究不断有新作出现,但始终没有形成共识。而且我们认真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就会发现,在许多文献中运用的资料种类没有太多改变,这些文献资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散、不完整和不统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12-08-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多学科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下一条: ·[李占鹏 窦开虎]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价值蕴蓄
   相关链接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李森 袁玉梅]中国西北地区人神之间的非常对话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
·[卫才华 叶蕾]20世纪太行山曲艺宣传队的组织管理与文艺实践·[袁瑾]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村文化政策的演变
·[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胡琳遥]《白蛇传》传说研究综述
·[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
·[王璟 李宗刚]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中村贵]面向“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学问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王笛]茶馆、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对20世纪后期成都茶馆业的实地观察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孙伟伟]神话图像研究综述与发展路径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