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个案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探索则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个案研究使我们能通过一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例来了解整类个体的情况,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探索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
来自江西省社科院《农业考古》编辑部的陈文华先生和施由明研究员作了题为《论婺源县上晓起村水力捻茶机的遗产价值》的精彩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村保护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成果。2004年,农业考古和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先生在婺源县上晓起村发现了一套展示古人利用水力制茶的水力捻茶机,这套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为全国仅见,具有较高的遗产保护价值,2010年被江西省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西省婺源县自唐代以来一直都是中国著名的产茶地。王祯在《农书》中记载,曾在江西广丰山区亲眼见利用水力推动木质联磨,碾磨茶叶,制作饼茶,说明了江西以水力带动机器制茶的历史十分悠久。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套设备,陈文华先生投资成立了华韵茶文化发展公司,承包和投资修复了这套机器,既用于制茶,又作为旅游项目向游客开放,成功地发展了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带动了农民致富,是开发与保护传统农业遗产的典型成功案例。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姚兆余《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行为的社会学研究——基于对皖南胡村的调查》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皖南胡村传统民居类农业文化遗产被拆除背后农村居民的行动逻辑,为我们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以安徽省绩溪县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村落——胡村为个案,分析了当地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行动的逻辑;归纳出拆除行为并不仅仅是行动者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受到外在的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并从人格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三大要素分析了这些影响:人格系统方面表现为乡土情结的消失和对城市文明的认同,社会系统方面表现为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的经济、社会条件逐渐成熟,文化系统方面则表现农村居民的价值规范和标准的变化;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只是政府和研究者的一厢情愿,而要考虑文化拥有者或传承者自身的感受和需求,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必须体现多方互动、民主参与的特点。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黄涛《浙江青田县龙现村“稻鱼共生”农业遗产中的民俗文化》从民俗学角度,认为运用民俗学的田野调查、社区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状况、民俗生态、社会环境等,是一种能更直接参与的好的研究方法;认为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以特色生产方式为中心的生活文化整体,与这种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传统的稻鱼共生文化受到现代化和商业化的侵蚀,与之浑然一体的民俗文化也在发生急剧变迁,使稻田养鱼的耕作技艺遭遇了传承危机;对稻鱼共生农业遗产的保护不仅要重视对这种特色生产方式的保护,也必须重视对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对这种耕作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四川省筠连县畜牧兽医局王成《从阳城广禅侯保护谈谈发展中兽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管理学的视角,介绍了中兽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山头村兽医广禅侯30年来的保护概况和保护经验,认为中兽医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态农业文化遗产在局部地区有失传的危险,因此应借鉴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好申报T作,并结合具体情况从基层做起,对已列入目录的各级中兽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做好建档、保存、传承、传播和保护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研究室刘晓敏、李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利弊之管窥》从管理学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利弊,认为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作为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代表,其利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而备受推崇;而弊主要体现在: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和方式相对粗放、劳动力流失、经验管理滞后等方面;而新技术的使用、新品种的引进、新设施的建设和农业生产专业化将对传统稻鱼共生系统产生破坏;因此,要权衡利弊,在发展中以实现农业功能的多元化为目标,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李妍等《太湖猪的利用现状与保护研究》从管理学的视角,梳理了太湖猪这一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种群渊源与优良特性;概括了太湖猪这一物种保护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其主要问题包括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太湖猪资源数量持续下降、对地方猪种选育和利用不够、生产受到到严重挤压、开发不力等;以上问题应该通过加强政策和制度的保证、丰富种源及维护纯种类群、研究开发新品种、建立行业标准等措施来解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史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