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遗产》2013 年第1期 目录
序号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1.
|
致读者
|
本刊编辑部;
|
1
|
2.
|
食之戏 :宋元演剧与食物的“假扮”美学
|
奚如谷;王敦;张舒然;
|
2-12+157
|
3.
|
沈璟《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对南曲曲律的规范
|
俞为民;
|
13-25+157
|
4.
|
口述研究与“二十世纪昆曲口述史”
|
刘祯;
|
26-29+157
|
5.
|
作为民俗的中国戏剧史与戏剧史中的民俗
|
李连生;
|
30-41+140
|
6.
|
福建宋杂剧的发现及其戏剧形态探考
|
叶明生;
|
42-56
|
7.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影视的民族认同情结 :浅谈古琴和古埙的运用
|
张举文;
|
57-62+158
|
8.
|
遗产何以可能?
——一种现代性的反思
|
解彩霞;
|
63-69
|
9.
|
论“白沙细乐”的旅游境遇
——管窥民族音乐遗产的旅游化传承
|
赵红梅;
|
70-78
|
10.
|
西藏国家级藏戏流派传承人生存困境及其对策
|
李宜;
|
79-83
|
11.
|
中国原生态创世神话类型分析
|
向柏松;
|
84-92+158
|
12.
|
文化自觉与民间叙事的多样化传承
——以山东寒亭寒浞信仰与口头叙事为例
|
刁统菊;
|
93-101+158
|
13.
|
水书文本整理问题初探
|
林香;代世萤;张振江;
|
102-109
|
14.
|
东渡日本的“中国神灵”
|
邱雅芬;
|
110-115
|
15.
|
非遗保护语境下民俗文化的嬗变与调适
——山西洪洞走亲仪式的考察
|
程安霞;
|
116-121
|
16.
|
空间表达与地域认同
——以武陵地区清代方志星野为例
|
田阡;孟凡松;
|
122-126
|
17.
|
帝尧传说、文化景观与地域认同
——晋南地方政府的景观生产路径之考察
|
张晨霞;
|
127-134
|
18.
|
乡村“奢侈”节日的地方公共价值
——浙北“时节”的个案
|
陈映婕;
|
135-140
|
19.
|
番禺鳌鱼舞考述
|
黎国韬;邓淑兰;
|
141-148+159-160
|
20.
|
从佛山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看生产性保护
|
陈恩维;
|
149-156+161-162
|
21.
|
稿约
|
163
|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