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文化行为,即对符号形式的建构、理解和运用,都是和其他社会事件一样的社会事件;它们就像婚姻一样公开,就像农业一样可视。”[⑤]如果我们的城市文化不能很好地被解读,被理解,那么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开发以及建设都是盲目的,就会出现对城市的盲目性西化建设,对乡村盲目的现代化改造。当我们的文化被他者文化完全改造,或者我们盲目地顺从于他者文化,我们自己的文化就会在不知觉中丧失。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不是极端地排斥一切外来文化,但对本民族本地文化应该有清晰的认识。文化行为体现在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先觉,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尊重。如果任由开发商和充满政绩思想的官员对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随便开刀,这样的民族的文化力量是脆弱的,也是令人担忧的。文化行为还体现在全民对文化的认识和自觉。体现在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和政策上。“整个法国都拒绝美国文化的浅薄,张扬和粗野。她们固执地痴迷于自己深邃的传统。她们都有很浓郁的历史情怀。”[⑥]这样的历史情怀文化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是法国文化的滋养潜移默化形成的传统。而不破坏的传统要修复谈何容易。所以,法国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二战结束后的那段时期,常被法国人称为“光荣的三十年”,在这一历史时期,人们急于摆脱战争留下的阴影,早日弥补战争留下的创伤,城市改造成为这一时期整个城市的工作重点,而这一时期城市在改造中造成的损失和毁坏是战争时期的三倍,传统建筑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当时在作家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的倡议下,通过了新的《历史街区保护法》,强调了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重要性。1973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城市规划法》是一部针对城市改造制定出的文物保护法。这部法律重申了城市改造中对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街区应实行的整体保护原则。无论所在的街区是否同意,都必须服从法律条文。所有历史街区也应制定出长期规划,那些破坏原有城市景观者,将受到法律追究。“(在法国巴黎)先贤祠在这里,所注重的不是这些伟人的累累硕果,而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⑦] 是的,精神文化的力量是无价的。我们在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时,不能只注意到遗产现在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人们理解和阐释在历史沧桑背后蕴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魅力,否则任其消亡的错误意识仍旧会在民间大肆泛滥。毕竟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不能再消亡了。
“意大利博洛尼亚市政局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的口号。这个保护的新理念不仅要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要保护居住其中的市民。在历史文化中心区实现‘同样的人住同样的地方’的规划目标。在这种‘反发展’、整体性保护的全新观念引导下,意大利改变了对原有历史文化旧城区的更新改造规模,保护了一大批像维罗纳市中心的阿雷纳露天剧场一样的剧场。”[⑧] 整体性保护的理念现在已经在世界各地形成共识,保护遗产应该同那些生活其中的整个生态一起保护,不能因为要保护文化遗产而将居民清除。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些失败的典型案例已经告诉我们,那样保护的结果只能是一个空壳的“博物馆”,文化的生计和活力因为社区人群的消失也很快消失。但有一个特例,对于每个城市中的名人故居在保护过程中还应当实事求是,不同问题不同对待。北京、天津和济南等地的名人故居众多,这些故居很多都是文物保护单位,但一些故居中仍有居民。这样是不利于名人故居的维护和保护的。故居的保护应该是还故居本来面目,还过去主人一个清净,让后来者在凭吊中体味名人的生计和精神魅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韩雪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