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2003年公约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2003年公约

十四项提名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者:UNESCOPRESS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2-05 | 点击数:3552
 

04.12.2013 - UNESCOPRESS
 

十四项提名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物质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今天通过14项人类非物质遗产提名。

新获选的名单如下:
 
每年的六月底,苏菲派的圣徒们开始踏上为期三天的朝圣之旅,目的地是位于艾卜耶德西迪谢赫市的阿卜杜·卡迪尔·本·穆罕穆德(西迪·谢赫)陵墓。这一朝圣之旅有助于重续苏菲派成员间的兄弟情谊,并为苏菲派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同时,这也推广了热情好客等社团价值以及诵读赞美诗、背诵可兰经、通俗合唱和舞蹈等集体活动。庆祝活动——包括击剑、骑术比赛和舞蹈——极好地补足了作为朝圣核心的祷告者们以及宗教仪式。
 
Imzad演奏的乐曲是图阿雷格部落的标志性特色,它是由女人们有一种名为Imzad的单弦乐器演奏出来的。演奏者将乐器置于自己膝上,用弓拉奏。在图阿雷格部落的仪式场合中,Imzad常常为男人们唱的颂诗或流行歌曲提供旋律优美的伴奏。它的演奏能够驱除恶灵并缓解疾病之苦。这套奏乐知识通过传统的观察与吸收的方式口口相传。
 
Jamdani是一个既耗费时间又需要高强度劳动力的编织技术,传统上是由达卡一带的工匠用手工织布机完成。这种薄透的棉质织物以其丰富的图案而著称,并且这些图案是由织布机直接编制而成的。对孟加拉国的女人们而言,身着Jamdani莎丽服象征着身份、尊严和自我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和佳节庆典上都可以穿着。传统的图案和编织技术从熟练的编织匠向学徒们传承,也会在有编制传统的家庭中代代相传。
 
在东代恩凯尔克,捕虾者们骑着马在海浪中拉网捕虾。对他们而言,充分掌握海洋与沙地的情况以及与自己的马匹默契的配合都至关重要。这一传统为整个社区带来一种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并在社交和文化活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特别是为期两天的捕虾节。十二个各有所长的家庭都会积极参与捕虾活动。经验丰富的捕虾者向初学者们演示捕虾技巧,从而将这套知识世代相传下来。 
 
贝伦市的拿撒勒圣像节是为了纪念向拿撒勒圣母致敬。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宗教游行队伍会护送着一尊木质圣母像从大教堂(Sé Cathedral)直至圣殿广场。每年,遍布巴西各地的大量人口都会前来参加这一将神圣与世俗完美融合的节日盛典,足以体现出巴西社会多元文化的特质。当地的教徒会建造圣坛并热情欢迎来访者,孩子们也会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庆典,由此这一文化遗产得以世代传承。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运算方法。人们根据口诀,通过手指拨珠,便可以完成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以及解高次方程等数学计算。中国珠算在中国数学研究、运算实践和智力培养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珠算口诀易于掌握,既是运算规律的具体体现,又是运算实践的概括总结,初学者只需适度训练就可达到快速计算的水平,而且珠算能手普遍头脑反应敏捷。珠算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珠算主要通过口传身授和自我习得的传统模式而得以世代相传。珠心算的训练能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今天,珠算不仅在促进计算技术、认知图式、教育心理、智力启蒙等方面发挥着作用,而且对文化创造的诸多领域如民俗、语言、文学、雕刻及建筑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中海饮食文化包含了一系列技术、知识、习俗、象征和传统,涉及到耕种、收割、捕鱼、畜牧、贮存、加工、烹饪,以及最重要的分享和消耗美食。共同分享食物是地中海盆地各个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连贯性的基础。地中海饮食文化强调热情好客、邻里和睦、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以及创造性,并且在文化空间、节日庆典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条件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得以欢聚一堂。
 
在埃塞俄比亚,人们在9月26日的十字纪念日(Maskel)纪念发现真正的基督十字架。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庆典围绕着十字纪念广场上燃烧的Damera篝火而展开。来自不同社区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到广场中来,穿着鲜艳的牧师唱诵赞美诗和祷告,并表演他们特有的韵律舞。十字纪念日让全国的各个家庭和社区团体齐聚一堂,并通过和睦友爱、社会凝聚和和平共处来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
 
利穆赞的Ostensions节是一场每七年才举办一次的规模宏大的典礼和游行,旨在展示和敬拜基督圣徒的遗迹。节日上,大量人群列队进入镇中来瞻仰圣物箱。Ostensions节的筹备工作是一个一年之久的公众参与的活动,非常有助于加强社会纽带。同时,这一节日对于新近抵达或者曾经居住的人们在社区中的融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亲属回来参加节日庆典,也使得很多家庭得以团聚。
 
Qvevri酒的制作由其别具特色的卵形陶器Qvevri而得名,格鲁吉亚各个城镇、乡村的人们都用这种陶器来酿造和储存葡萄酒。这一传统在日常生活和佳节庆典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成为了格鲁吉亚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酒和葡萄藤成为格鲁吉亚的语言传统和歌曲中频繁出现的元素。这一文化遗产在家庭、邻里和朋友间相互传递,所有人都会加入到共同收割和酿酒的活动中。
 
齐颂圣名(Sankirtana)包含了一系列艺术元素,其标志着毗湿奴派信徒生活中的宗教场合和各个阶段。鼓手和歌手兼舞者通过祷告歌曲来表演克利须那神的生平和功绩,信教者们往往都会沉迷其中。齐颂圣名会在公共节日和宗教场合举行,以加强团体凝聚力,同时也会在个人生命周期纪念仪式上进行表演。整个社会都参与到对它的保护行动中,自古以来,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一直从导师向门徒代代传承。
 
在意大利各地都会举行以巨型肩扛游行装置为特色的天主教游行,尤其是诺拉、帕尔米、萨沙里和维泰博等地。这些公共游行需要奏乐者、歌手的参与,还需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制作游行花车、庆典服装和手工艺品。在这个公众共同完成的项目中,协调与平衡的任务分工是庆典基础性的组成部分。这些游行装置每年都会通过相关技术和知识的非正式传播而重新制作。
 
和食是一套关于准备与享用食物及尊重自然资源的的综合技巧、知识和传统。特别是在日本新年的庆祝活动中,它会以一种特殊晚宴的形式出现,新鲜的食材将以精美的摆盘方式呈现出来,并且有其各自寓意。这些食物在家庭成员或者各个团体之间共同分享。关于和食的基本知识与技术会通过一家人共同进餐而传承下来。
 
吉尔吉斯的史诗三部曲《玛纳斯》、《赛麦台依》和《赛依台克》表述了吉尔吉斯人民的历史记忆。这些史诗的留存要归功于一个故事讲述者群体,他们在村庄活动、全国性庆典以及国家节日上,通过叙述、韵律、语调以及手势等特殊形式来表演史诗。史诗三部曲有助于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自然环境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同时,还加强了他们的集体认同感,并推广了宽容与多元文化的理念。
 
 
遗产委员会12月5日继续审议提名。
 
                                         ****
 
入选遗产图片集:
 
 
媒体采访认证联系人:
Lucia Iglesias Kuntz, l.iglesias@unesco.org +33 (0)6 8024 0729, or locally  + 994 55 200 6475
Nushaba Mehdizada, nushaba.m(at)gmail.com Mobile: +994 55 202 27 57
Office: +994 12 493 02 33
媒体材料包可点击获取h

  文章来源:UNESCO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第8届保护非物质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巴库举行
下一条: ·阿塞拜疆和危地马拉的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链接
·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