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祝鹏程]2012年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1-08 | 点击数:16185
 

  [1] 如杨利慧、安德明《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等。

  [2] 如林继富《中国民间故事搜集与讲述研究的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刘守华《道教信仰与民间叙事的交融—— <道教的传说·前言>》,《文化遗产》2012年第5期;郑土有《信仰:撑口传文学传承的一种内在力量——以江苏省芦墟镇刘王庙“赞神歌”活动为个案》,《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等。

  [3] 如詹娜《非遗语境下的民间文学现状及保护困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陈映婕、张虎生《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起源地的认识误区》,《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等。

  [4] 论著有王杰文《北欧民间文化研究》(学苑出版社2012年7月版)、陈映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民间文学》(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过伟《中华民间文学民俗学二十六名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等;译著则有弗雷泽著,叶舒宪、户晓辉译《<旧约>中的民间传说——宗教、律法与神话的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奥斯汀著,杨玉成译《如何以言行事》(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版);田仲一成著,吴真校《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柳田国男著,吴菲译《远野物语·日本昔话》(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10月版)等;编著则有毛巧晖、陈勤建《新编民间文学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月版)等;资料汇编则有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贺学君、蔡大成、樱井龙彦编《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等。

  [5] 如以“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民俗学暑期学校(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合作主办);为了纪念《歌谣》周刊创刊九十周年,《民间文化论坛》刊载了由王娟组织的《<歌谣>周刊与现代学术研究的发生与建设——<歌谣>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七人谈》,《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等。

  [6]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7]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8]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9] 《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10] 《文化遗产》2012年第5期。

  [11] 《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

  [12] 《民间文化论坛》 2012年第6期。

  [13] 《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14] 《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15] 《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16] 《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17]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9] 《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

  [20] 《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

  [21] 《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

  [23] 《民族艺术》2012年第1期。

  [24] 《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5]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安德明]2011年度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下一条: ·多学科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