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一文中,王杰文则介绍了表演理论自形成以来在欧美学界所遭遇的主要批评,以及这一理论不断更新的历史过程。他还用“‘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来概括欧美民俗学的研究趋势,认为理查德•鲍曼所主张的“本土语文学”、查尔斯•布瑞格斯倡导的“传播的制图学”、劳里•航柯所主张的“文本的民族志”以及劳里•哈威拉蒂与约翰•米尔斯•弗里倡导的“网络伙伴”等,均可包含在其中。[16]这篇文章,提供了欧美民间文学领域大量的有关表演理论的评论信息,对于丰富和扩展国内学界有关表演视角的认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作者对于一些理论观点之间的历史渊源和逻辑关系,以及在一些问题的认识方面,还有待更细致的考证和更慎重的推断。
作为美国民俗学界表演理论代表性人物罗杰•亚伯拉罕(Roger Abrahams)和丹•本-阿莫斯(Dan Ben-Amos)的学生,彭牧所秉承的“表演观”是一种更广泛的实践观,她的《从信仰到信: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一文,展示了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领域在过去60年间发生的方法论转型,即“从记录整理零碎片段的迷信观念,到把握民间信仰的文化整体,再到关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活态宗教实践”。这种理论转向,同“民俗学学科研究范式从文本到表演,到实践的整体转型密切相关,和代表性的表演理论既本质关联又有所差异。” 属于以表演理论为代表的从文本到语境与过程、从民俗事象到民众本身的民俗学范式转型的一部分,是整体学科范式转型在民间宗教研究领域的反映。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代表性学者对民间宗教信仰的界定与研究,勾勒其基本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变迁的学术史轨迹,” [17]这篇文章,为国内学界理解表演理论以及民俗学的范式转型提供了一个新鲜而翔实的旁证。
《民俗研究》“表演理论研究专题”中的最后一篇文章,是祝鹏程的《表演视角下的郭德纲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该文“借助民俗学表演理论,对郭德纲相声进行语境、观众、表演等层面的分析”。它主要“考察了郭德纲继承与改造传统表演模式的过程,揭示了他的相声在释放都市观众压力、接续断裂传统上的作用和他表演中存在的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弊端”。在此基础之上,文章还“反思了表演理论忽视历史维度的缺点,并讨论了该理论在当代中国学界的价值。”[18]文章通过扎实的民族志研究,为表演理论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鲜活个案。
由于表演理论及与之相关的学术思想,对当代民间文学研究的范式和视角具有深刻的影响,“表演”观念构成了此后诸多民间文学新观点、新创造的基石,因此,细致地探讨其历史、内涵与得失等,必然有助于对这一理论的准确理解、把握和应用。或许正是出于这一目的,近年来比较活跃地致力于译介国外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相关理论的王杰文,在围绕美国哈佛大学古典研究学者、民俗学者格雷戈里·纳吉所著《荷马诸问题》中文译本[19]展开的讨论中,梳理了该书研究策略表演理论之间的关联,并对表演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文本化”与“语境化”进行了讨论和辨析。[20]
王杰文有关国外民间文学研究理论的论文,还有《从“类型”到“类型的互文性”》,[21]它同徐鹏和尹虎彬的《从范式看芬兰民俗研究的现行走向》[22]一样,都是有关国际民俗学研究新动向的介绍和讨论,对于促进国内学术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不过,在相关术语的理解和翻译方面,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斟酌的地方。
民间文学基本理论方面值得注意的文章还有:彭牧的《技术、民俗学与现代性的他者》,“以作者在田野经历中对现代记录技术的反思为切入点,考察了民俗学在欧美的兴起与现代化过程,特别是现代科技和机械复制技术的内在联系。”[23]张成福的《民俗学中的“母题”概念及对母题索引的检讨》,对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母题”及母题索引的内涵、历史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和讨论。[24]而韩雷《被遮蔽的民间文学批评——对民间文艺学六十年的反思》,则另辟蹊径,论述了民间文学批评在民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过去六十年的民间文艺学一直视民间文学研究为重点,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学教材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民间文学批评的存在……民间文学批评不应该缺席,它是一种通向对生活世界反思的批评,也是一种走向元批评的批评。民间文学批评之所以可能并且必需,因为它是建立在民众生活维度的批评上,跟民众的生活世界相关;民间文学批评除去它的文艺性批评外,对民众而言,它的生活批评维度最为重要。”[25]
本年度理论研究方面另一项重要成果,是西村真志叶的《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26]这部在作者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著作,通过对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燕家台村的日常叙事“拉家”进行深入细致的民族志研究,从日常生活的层面,分析了地方体裁在特定地域中的理解、实践以及运作过程。全书所关注和检讨的核心,是民间文学研究领域极为重要又极富挑战性的概念“体裁”;但与传统体裁研究中常见的做法不同,作者不是按照学术界固有的范畴来界定和分析某种体裁,而是根据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的秩序与逻辑、运用当地人自己的分类方式,去发现、记录和论证一种具有地方特殊性和适应性的体裁——“拉家”。这种从当地人的主位(emic)立场而不是研究者的客位(etic)立场出发,来理解地方民众生活文化的做法,与当前国际民族志研究领域所倡导的“被研究者”的“主体性”、或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为主体”的理念相契合,反映了作者在相关问题上的敏锐性。全书综合借鉴常人方法论和会话分析等国际民间文学研究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讨论“拉家”之所以成为一种体裁,以及如何(对谁而言)成为一种体裁的问题,进而对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体裁学与体裁研究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观点。该书在为民间文学的体裁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思路的同时,也为其他同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参照的范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