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居住空间认同与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12BSH040)、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双重视域下中国传统民居空间认同研究》(11YJA840002)以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一般项目:《双重视域下中国传统民居空间认同研究——以温州楠溪江古村落为例》(10CGSH06YB)阶段性成果。
[1](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2]本段文字参见李盛仙、李盛献编著的《楠溪江古村落——苍坡》,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5页。
[3]访谈对象:李姓书记,50多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4日下午;访谈地点:在从村西边庙里出来回到村里大宗祠的路上。同时参加访谈的还有黄涛教授。
[4]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764页。
[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77页。
[6]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31-33页。
[7]访谈对象:李氏兄弟老四,农民,35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5日。
[8]访谈对象:李氏媳妇,农民,50多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4日。
[9]访谈对象:李氏兄弟老二,农民,42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5日。
[10](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389页。
[11]Mary Hufford, One Space, many place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1986, p.50.
[12]参见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3]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0), p.84.
[14]Hufford, One Space, Mary many place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1986, p.74.
Hufford, One Space, Mary many place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1986, p.74. [15]访谈对象:李氏兄弟老四,农民,35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5日。
[16](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171页。
[17](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18](英)John Urry:《游客凝视》,杨慧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19]Hufford, One Space, Mary many place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1986, p.74.
[20]董桥:《英华沉浮录》(二),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21]梁宗岱:《宗岱的世界·译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3页。
作者简介:韩雷(1970-12),男,安徽省颍上人,博士,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民俗学、民间文艺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