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乌丙安:民俗传统是当代中国文化大繁荣的根脉
——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
  作者:记者 张杰 张清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9-11 | 点击数:11713
 

  【核心提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精神文化积累下来的财富。因此对它的保护和研究不同于对政府管理下的一般性生活事务的处理方式,只能用人文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作业方法,遵循人类文化法则加以处理,才能科学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

乌丙安:民俗传统是当代中国文化大繁荣的根脉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29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酷爱民间文学艺术,从事民俗学研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953年师从我国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民间文学专业,成为新中国首批研究生。著有《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文化新论》、《中国民间信仰》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民俗学专著,为中国民俗学事业和专业教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0周年,而近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突出成果。非遗文化与民俗文化间的关系、非遗在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等越发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近日,本报记者走近民俗学家乌丙安,通过对其60年来民俗学治学之路的回顾,让我们分享了他对民俗学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宝贵见解。

  1 民俗学最重采集民风

  《中国社会科学报》:乌老您好,能否谈谈您是如何走上民俗学治学道路的?

  乌丙安:我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草原牧歌伴随我长大,尤其是受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草原牧歌及河套爬山调的熏陶,我酷爱民族民间文学艺术。1949年夏,在刚刚解放的北平,我考取了燕京大学等四所高校,因为学费问题,最终决定去天津河北师院读中国文学。1953年留在中文系任教。5个月后,国家公布了全国重点大学招收首批研究生的消息,我深受鼓舞,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拜在我国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教授门下,从此便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1955年8月研究生毕业后我被高教部分配到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给学生讲授“人民口头文学概论”和“文学概论”两门课程,在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影响之下,我也开展了一些文学写作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副刊、《文艺报》、《芒种》等刊物上发表了《种蒺藜者得刺》、《抬驴子走的故事》、《挂起匾来再说》等多篇民间文艺风格的随笔,1956年完成了近18万字的《人民口头文学概论》编著,被高教部确定为新中国第一部民间文学高校交流教材,内部铅印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报》:钟敬文先生被学界视为我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作为他的弟子,您认为在学术研究和治学方法上哪些方面受到他影响最为深刻?

  乌丙安:钟敬文先生给我们研究生讲课时,讲授的是中国民俗学运动也就是民俗学史,还有就是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田野调查方法。以田野调查收集到的资料为基础,钟敬文先生主编了100多期《民俗周刊》,他田野调查做得详尽踏实,经验非常丰富。我最大的收获也就是他教给我们的正确的田野调查方法,这为我以后从事民俗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说民俗采风,民俗就是一阵风,也就是民风。正是民俗学史的学习使我形成了民俗学要重视田野调查的基本认识。然而困于当时的政策环境,无法大量开展田野调查,我们就收集当时地方杂志发表的新民歌,比如《东方红》、陕北《信天游》,这里面的民俗信息非常丰富。此外,我们也在古典文献中寻找民俗资源。明清甚至汉唐以来的大量文献记录了古老的风俗,这些知识的积累为以后的民俗研究打下基础。现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去哪里查找材料,我可以马上告诉他们在古代的哪本文献中有这方面的记载。这些积累也为我以后写作《民俗学原理》、《中国民俗学》等奠定了基础。

  2 民俗文化传统保护:根深才能叶茂

  《中国社会科学报》:民俗或民俗文化已成为当下媒体和口头语境中的热门词汇。但民俗或民俗文化究竟指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表现形式这些问题,在民众中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民俗文化?

  乌丙安:要理解民俗文化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民俗文化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内容极为丰富,表现形式多彩多姿。民俗这种人类文化是各民族民众世世代代传袭下来的、有稳定形式的事物和现象,它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并且不断反复地出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为民众所认同。通常所说的“约定俗成”,就是对民俗文化的简明解释。

  比如,各地农民按照农历二十四节气进行不同的春耕、夏锄、秋收、冬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农事活动,这些活动就构成了农耕生产的习俗。再比如,人们到了婚龄期,家族就要依照传统礼仪举办婚嫁喜事,于是构成了婚姻习俗,等等,这都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民俗行事。世界上凡有人烟处就有民俗,任何个人都是在他所属群体的民俗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学术研究而言,我们应该如何区分不同的民俗文化?

  乌丙安:中国是农耕文明古国,也是人类农耕民俗文化发源地之一,民俗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异常多样。我国的民俗文化大体上说包括以下四大类和大约五十个民俗系列。

  第一大类叫做经济民俗类,也可以叫做物质生产、交易运输与消费的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包括生态民俗、农耕民俗、工匠习俗(含手工技艺习俗)等;交易运输民俗包括商贸习俗、交通运输习俗;消费民俗包括和衣食住行相关的习俗和医药习俗等共计十四个民俗系列。第二大类叫做社会民俗类。它包括家族亲族民俗、村寨乡里民俗、婚姻习俗等十一个系列。第三大类叫做信仰民俗类,也可以叫做信仰崇拜民俗和传统节会民俗。在中国,非常突出的就是民间庙会祭祀习俗活动和传统节日祭典庆典民俗活动。民族民间节日和庙会都展现了我国农业文明时期传承下来的对大自然恩赐的崇敬和对祖先恩典的祭拜,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

  第四大类叫做游艺民俗类,又可以称作民间文学艺术、游艺竞技活动的民俗。这一大类的民俗文化财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其中有许多游艺活动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瑰宝。例如,蒙古族的《格斯尔》、柯尔克孜族说唱史诗《玛纳斯》、侗族大歌、民间剪纸等都已经被联合国批准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社会科学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文化事业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请您谈一谈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乌丙安:从民俗分类的阐述中不难看出,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民族民俗文化的优秀遗产,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今天中国已经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约国,也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率最高、批准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界也提出,中国民俗文化大复兴的年代来到了,从口头文学、音乐、舞蹈到戏剧,还有其他民俗文化表现形式,要重新把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珍藏多年的文化瑰宝抢救出来,包括那些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文化。

  事实证明,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民俗文化传统正是当代文化走向大繁荣的根脉,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文化工程就充分证实了这种深远的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年09月11日 09:09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
下一条: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文化传承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