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不同形式的多样化载体建立起民间文艺的传播制度。民间文艺的传播一方面主要是依赖于民间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播,但因地域、民族、语言以及传播方式的局限,因而是带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另一方面,民间文艺借助文字、音像以及大众传媒等多样化形式传播,扩大了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民间文艺的生命力和活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就是开放性、灵活性和交流性,因而交流是其发展和传播的机制。正如金泽指出的:“上层文化尽管与下层文化有所区别,但它们在本质上是同等的,它们都是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这一点类似于民间信仰与各大宗教的关系。所以,在传统文化中,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的关系较为密切。然而在民间信仰与上层文化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屏障在社会动乱的冲击下打得粉碎。在这样的历史时期里,很多士大夫或出于自择(如陶渊明),或出于被迫,‘沉’入民间文化的氛围之中,从而对民间信仰有所了解和体察。当他们把自己的见闻录之于笔墨,见之于史载时,某些民间信仰就以流传的形式浮现上层文化之中。”[3] (P232)民间文艺与文人文艺的交流沟通自古亦然,许多有远见卓识的文人作家,如屈原、白居易、刘禹锡、冯梦龙、蒲松龄等都十分重视民间文艺,不仅在其作品中大量吸取民间文艺的资源和民间创作经验,而且亲自参加民间文艺创作,从而使作品在民间广泛流传。甚至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在其“礼乐”文化中也进行诗教、乐教。据说孔子“删诗”而编撰《诗经》,其中的“风”诗就是民歌。因而民间文艺经文人的搜集、整理、编辑、印制,从而具有了物态化的文本形式,故而流传和传播时间和空间就大大扩展。加之文人身体力行地改编和创作民间文艺,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民间文艺的影响和意义,不仅有利于文人创作而且也有利于民间文艺创作。在现代社会中,民间文艺更需要借助大众传媒及其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艺术形式广泛传播。借助电影艺术形式传播民间文艺作品的《刘三姐》、《阿诗玛》等就是成功的范例。因此,民间文艺在长期发展中已建立起交流、转换机制,从而也建立起民间文艺的传承、传播制度。民间文艺不再仅仅是依赖于口耳相传的形式,而且具有了较为稳定和灵活的物态化文本形式,可借助印刷文字传播、音像视频、音频传播、电脑网络传播,甚至手机信息传播。可见,民间文艺的传播机制和制度,不仅保障民间文艺更具活力和生命力,而且也保障民间文艺增添了不少新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保障了民间文艺的创新和发展。
(六)在民间文艺的功用实施中,也就是说在民间文艺与民间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建立民间文艺功用制度。恩格斯曾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8] (P538-539)民间千百年来养成的风俗习惯不仅是一种自然法、习惯法形式,而且也是一种民间制度形式,其隐性、潜在的法律、制度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保障了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保障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民间文艺制度也是民间制度的一个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规范和保障了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也起着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的作用。甚至一些民间文艺还起着习惯法、自然法的功用,以文艺形式来表达大家约定俗成的一些规矩和法则。正如吴超指出:“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歌还有一种维护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特殊功能。人们常用民歌形式或史诗中的道理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古朴的道德规范,社会生活的艺术原则常用歌谣形式固定下来。如瑶族的《石牌话》,苗族的《理词》,侗族的《款词》,就是这类具有特殊功能的歌谣形式的作品。上面的条文都是祖先根据群众的意愿制定的,具有法律作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是排解纠纷,处理事端的依据。”[9] (P111)可见,民间文艺制度既是在文艺功用及其文艺与社会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同时又是文艺功用实施的保障和规范的机制和制度形式。
民间文艺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建起的传承、传播、生产、流通、消费以及评价制度应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整体综合制度和机制。同时,民间文艺制度也与社会文艺制度构成整体,尽管民间文艺制度有其独立性、自主性和特殊性;但民间文艺制度一方面是对立和对应于官方文艺制度、文人文艺制度、大众时尚文艺制度而言的,因而具有相互制衡、相互制约、相互监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综合整体作用。因此,不言而喻,民间文艺制度不仅仅是对民间文艺有保障、规范和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官方、主流、正宗以及文人化文艺、大众时尚化文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民间文艺制度作为文艺制度的潜规则、隐性机制、无形秩序、内在力量以及约定俗成的文艺惯例会更深层和更广泛地影响艺术家的人格和审美趣味的发展,从而影响文艺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丙中.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德]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莫金山. 瑶族石牌制[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5]郭于华. 仪式与社会变迁[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钟敬文. 刘三姐传说试论[A].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7]金泽. 中国民间信仰[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8][德]恩格斯. 论住宅问题[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吴超. 中国民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文原刊于《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3-05-27 22:17:00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