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利群]民间文艺制度的构成及其建构
  作者:张利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18 | 点击数:7985
 


  内容提要:民间文艺制度是相对于“官方”及其文人文艺制度而言的隐性、无形、潜在的民间约定俗成的文艺制度形式,它的构成主要有:在原始巫术、原始宗教、原始崇拜和礼仪仪式中保留、传承和发展下来的原始文艺制度形式;依附于民间风俗惯例和文化传统的习惯法、自然法而建构起来的文艺制度形式;民间文艺在传承、传播和发展中建构起自身保护和保障的文艺制度形式。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构成民间文艺制度整体,成为社会文艺制度必要的组成部分。

  关 键 词:民间文艺制度;构成;建构;民俗惯例;约定俗成


  制度的起源和缘起既是人类社会性和群体性活动和行为的需要,任何个体在面临孤独无助和自然界的威胁时都会本能的产生这种社会和群体归属感的需要;又是为了有效调节人类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从而构成和谐整体的需要,是保障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因而高丙中认为:“制度和法律出自德范。一种制度包含一种意识(思想、观念、教义、欲念)和一个结构。其结构是一个框架、一件容器,或者说,可能只是被置于某种局面中按指定方式进行合作的一定数量的职员。结构容纳意识,并提供媒介把意识导入事件和行为的世界,为社会中的人的利益服务。制度或者是生成的,或者是制定的。如果制度在德范中初具雏形,产生德范的本能性努力使它们渐趋成熟,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生成的。经过长期的表现,本能性的努力变得明确、固定。所有权,婚姻和宗教是最基本的制度。它们发轫于民俗。它们是风俗。只是因为加入了某种关于福利的哲学思想,它们才发展成了德范。它们从而在规则、预设的行动和使用的设施等方面变得更加明确和固定。这产生出一个结构,制度也终于完备起来。”[1] (P193-194)可见,制度是起源于约定俗成的民俗惯例的。

  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后,社会规范通过制度形式呈现。人类社会制度是一个立体多面的整体结构,也是一个多层面、多方面、多渠道的社会总体规范,以此将每一个体召唤为群体,从而形成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制度结构构成要素之一的文艺制度也是一个整体,不仅具有作为社会统治意识形态下主流、正统、正宗的官方文艺制度,而且具有作为社会下层的边缘、隐性、非正统正宗的民间文艺制度。这不仅能从文艺构成形态大体上可划分为文人文艺,包括官方文艺和民间文艺两大形态就不难推测出保障和规范这两种文艺形态传承和发展的文艺制度及其文艺机制的存在;而且从制度本身着眼,其构成的多面性和统一性也符合逻辑地说明文艺制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作为文艺基本形态的民间文艺的传承和发展,除遵循文艺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受制于一般文艺制度之外,还必须遵循民间文艺自身发展规律和受制于民间文艺制度的特殊性。同时,民间文艺制度也会以对立、制衡、调节、补充的形式与文人文艺制度及其官方文艺制度构成相互关系,从而潜在的、隐匿的、无形的影响文艺制度的整体建设和发展。由此可见,民间文艺制度是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必然性的,也是具有重要的功用和意义的。但长期以来,正如重视文人文艺而忽略民间文艺一样,人们只注意到文艺制度构成的文人化、官方化、主流意识形态化的一面,而忽略了文艺制度构成的民间约定俗成化、习俗惯例化、潜移默化的一面,由此使民间文艺制度被盲视和忽视,一些民间文艺制度已逐渐走向解体或消亡,从而导致其保障下的一些民间文艺形式走向解体或消亡。从发展和保护民间文艺角度而言,发掘和保护民间文艺制度更为重要。民间文艺制度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民间文艺,而且也是为了更好地建构和完善作为社会整体的文艺制度,保障和保护文艺的健康顺利发展。如果民间文艺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遭到破坏、削弱,那么不仅民间文艺得不到保护和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文艺的整体繁荣和发展。

  在社会制度的构成中,文艺制度形式相对于其他的制度构成形式,诸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等而言,具有相对的隐性、无形、边缘的特征和特性;而就文艺制度而论,民间文艺制度相对于主流的、官方的、正统的文艺制度而言,则更具隐性、无形、边缘化的特征和特性。因而,探讨民间文艺制度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同时也是具有一定民间文艺制度表现的特殊性的。不可否认,从古到今的民间文艺都在不断传承和发展,尽管面临着现代社会和大工业生产以及“全球化”思潮的冲击,民间文艺发展陷入困境,一些形式逐渐走向衰落甚至消亡;但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民间文艺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活力,它的存在和发展无疑暗示出它还保存着其发展的文化机制和制度,民间文艺的机制和制度是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

  一、从原始文艺制度的传承中发展而来的民间文艺制度构件

  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以破坏和牺牲原始社会“野蛮”文化作为代价,而由新的文明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文化所替代;另一方面则是在保存和继承原始社会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文明社会,因而在文明社会的构成中还遗留着原始社会的痕迹。中国古代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都会呈现出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农耕社会方式基础建立起的氏族宗法制社会的特征。也就是说由原始社会图腾制所表现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的文化传统和原始文艺形态,并没有在进入文明社会后断裂;相反,在夏商周奴隶社会以及春秋战国之后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以宗法制传统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诸如周代的“礼乐制度”,其“礼制”是以等级制的内涵及其进行法制内容维系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祖宗崇拜、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的意识,从而形成“礼制”的制度形式。其“乐制”也是以调节和理顺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家族、氏族及其社会各阶层关系从而维系族群的统一、稳定、安宁而保留了原始文艺的祖宗崇拜、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的意识,从而形成“乐制”的文艺制度形式。这些原始社会文化的传承及其遗留在文明社会的痕迹,一方面是通过制度转换的形式和机制,将原始社会文化转换为文明社会文化,从而使其融入文明社会的制度文化中;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文化传统和习俗惯例潜移默化地、约定俗成地保留下来。因而原始文艺制度的痕迹可从四个渠道隐约见出:一是从文明社会的文艺制度中呈现其保留的痕迹,周代“礼乐”制度就可略见一斑;二是从民间文艺传承和发展的机制和制度形式中呈现其保留的痕迹,如民歌传承发展至今的原始形态和原生态的生命力和活力,就可见民间文艺制度还保存着推动民间文艺有效运行和发展的原始文艺机制和制度;三是从现代社会遗存的活化石,一些处于边缘、边远地域,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还保存着原生态文艺中可窥见原始文艺制度的踪影;四是从文献典籍的记载中不仅可发掘原始文化记忆和民族历史记忆,而且作为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渗透在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精神文化中,成为文艺运行和发展的潜在和隐性的推动力量。因此,原始文艺制度通过种种渠道传承和保留,其中最为主要的渠道就是民间文艺制度。我们不难发现民间文艺的传承和发展中还带有许多原始文艺的痕迹,诸如民间歌谣的原发性、朴实性、简单性、口语化、生活化等特征与原始歌谣相近;再如民间歌舞的节奏、韵律、拍手、踏脚以及简单朴素的舞蹈动作元素构成,都与原始歌舞相似,更不用说带着面具的傩舞、傩戏,甚至戏剧的脸谱,应与原始社会的图腾、文面、文身具有紧密关系。这些原始文艺要素被保留在民间文艺中,就说明有一个将原始文艺保留于民间文艺的机制和制度存在。

  (一)“摹仿”机制和制度推动民间文艺发展。艺术起源的“摹仿”说也好,还是“巫术”说也好;“游戏”说也好,还是“原始宗教”说也好,其实都离不开“摹仿”,摹仿不仅是人的本能,而且也是人的自内而外的需要和自觉行为;不仅是人类个体学习和成长的机制,而且也是人类群体“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必要途径。原始文艺的发生既是摹仿自然、摹仿劳动、摹仿生活、摹仿人的结果,又是人通过想象、虚构、创造摹仿神、摹仿心灵、摹仿理想的结果。因而,民间传说故事的传承和传播,是通过摹仿代代相传;民间歌舞的传承和传播,也是通过摹仿世代相袭。更为主要的是,摹仿也成为民间文艺创作、制作和生产机制,其生活化、对象化、简朴化、感性化的等特征正是摹仿的必然结果。

  (二)娱乐的机制和制度推动民间文艺发展。原始文艺的发生最初是与人的存在和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人类生存、存在的困境迫使人类以巫术、祭祀、原始宗教信仰等方式表达对自然、神灵、祖宗的崇拜和敬仰,由此产生文艺以娱神、敬神、祈神。这固然有着十分严肃、庄重和神圣的态度和内容,但其娱乐的形式,自然就会带有愉悦的内容。由娱神从而使神灵愉悦自然也会使人与神沟通而使人的心灵平安、安宁、和谐,从而也使人愉悦。因此娱神最终达到娱人的效果,同时也达到娱己的效果。由娱神到娱人,再到娱己的愉悦过程,正是民间文艺的突出特征,从而也说明在民间文艺制度中保留了原始文艺的娱乐机制和制度。

  (三)休闲的机制和制度推动民间文艺发展。庄子曾描绘过原始社会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状态,其间也透露出原始人类自由、闲适、无拘无束的纯朴自然天性。“故至德之世,其行慎慎,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攀援而窥。(《诗子·马蹄》)这也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乌托邦”社会。原始人类尽管面临生存困境和大自然威胁,但在劳作之余的休闲、休养生息是必要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的调节。因而,休闲也就会形成一种习性和制度,是对劳动制度的补充和调节。原始文艺的发生不仅是在劳动及其人类生活活动中发生,而且也是在人类的休闲活动中发生。这不仅是因为文艺除具有劳动化、生活化的“摹仿”特征外,而且还具有非劳动化、非生活化的“摹仿”的特征。尤其是当文艺与物质生产分离而独立出来之后,文艺的活动和创作就更具有休闲的特征和意义,也就是说是劳动和其他活动后的剩余时间、剩余精力、剩余活动的产物。因而,人们才会通过休闲时间进行文艺的活动,以此调节劳动和活动节律,缓解劳动紧张心理和情绪,减轻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民间文艺活动也正是在空闲时间开展,歌圩、歌节、歌会、歌堂也正是利用农闲时间而采取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是劳动和活动节律的调节,也是休闲生活的一种文艺状态。

  (四)交流的机制和制度促使民间文艺发展。原始文艺的群体性固然是由于巫术、祭祀、原始宗教等公共活动、群体活动造成的结果;当然也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中人处于劣势从而促使人聚合为群体的结果。因而原始文艺活动往往是群体活动。通过文艺促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交流沟通,从而产生向心力、凝聚力、统一性,组合成人类群体和人类社会。民间文艺之所以在民间传承和传播,其原因就在于民间不像城镇为人口密集地。民间一般指称乡间,农村人口分散、小农经济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又使一家一户相对独立,因而需要有交流沟通机制,使其相对集中统一,使其凝聚为群体。因而民间文艺因交流机制和制度而带有群体性,民间舞蹈大多为群舞、广场舞;民歌多有对歌,赛歌、合歌等形式;民间传说故事虽多为个体之间的口耳相传,但也是群体创作、群体传播的结果。因而,民间文艺是依赖于公共群体空间,依赖于交流机制和制度而发展和传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3-05-27 22:17:00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康丽]电影工业的传统化实践
下一条: ·[彭兆荣]手工
   相关链接
·[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
·[温小兴 陈珊]文化抗争、宗族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瑞金谢氏护祠事件的个案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沈昕 莫朝含]地方知识视角下传统村落内源型民俗景观的外植化建构研究·[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
·[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关溪莹]高校非遗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势定位与实践路径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程锐]长征记忆的节日建构
·[陈宇]陈靖姑、妈祖传说的多元主体建构探析·[陈学貌 马洛丹]俄罗斯民间动物故事的空间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