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非遗节开幕
  作者:记者 王嘉 赵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16 | 点击数:4394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诞生十年之后,《成都展望》将成为未来指导全球非遗保护的新纲领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蓉参会的专家学者接受本报采访,就非遗保护与传承各抒己见

  ■ 参加开幕演出《传承与梦想》的1000多位演员,昨日下午进行最后一次带妆彩排,本报记者提前打探演出亮点

  评成都传非遗

  联合国在蓉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里程碑会议

  《成都展望》将成非遗保护新纲领

  为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10周年,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庆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昨日上午开幕,回顾《公约》的10年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公约》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成都展望》将在此次大会中结成硕果,成为未来指导全球非遗保护的新纲领。

  将形成《成都展望》成果文件

  来自《公约》各缔约国代表、参加《公约》起草的主要专家学者、为推动《公约》通过和实施作出重要贡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官及秘书处官员、中国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以及中国各省(区)、直辖市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官员等,共计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个十年”为主题,围绕“《公约》的成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变迁”“清单制定与名录申报”“平行领域: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世界遗产、文化产品和服务”“《公约》缔约国履约经验”“其他相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五大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和互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大会以《公约》通过10周年为契机,通过回顾《公约》产生的历程,总结履约经验,探讨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等,对提升国际社会对《公约》意义、价值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为推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会议最终形成题为《成都展望》的成果文件。

  圆桌会议揭秘“非遗”概念诞生

  大会采用圆桌全体会议的形式,每个单元都由一位对《公约》的历史有深刻认识的专家主持。同时,大会主要发言人并不是以作报告的传统形式,而是以参加讨论和辩论的活泼形式来展示他所掌握的相关经验和知识以及他对特定全会主题的深刻理解。每个单元都预留充足时间,以便其他与会代表提问和做出评论。事实上,在今天已经广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历经了数十年的争议。从1973年,玻利维亚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民俗”保护的建议案以来,直到2001年在国际社会形成初步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在准则性文件中,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汇取代以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等词汇,因为后两者曾经给人们对相关文化现象的理解带来误导,比如“民俗”通常都是由其传承者以外的人所建构和定义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自我授权为特征,保留了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本人对其文化遗产予以界定的权利。

  国际专家肯定成都国际视野

  在昨日的大会上,中国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受到高度评价,成都通过持续举办三届非遗节展现出的国际视野和胸怀也受到广泛认可。2004年,我国批准《公约》,由此成为《公约》早期缔约国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认真履行《公约》的态度,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公约》原则和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并且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均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四川省和成都市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方面堪称典范。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是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紧密合作,四川省和成都市已经连续三届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及国际论坛,此次承办庆祝《公约》10周年大会,更突出地体现了他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作贡献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本报记者 赵斌

  在成都看非遗

  有特色有魅力有体验

  非遗好戏你也有份儿

  《传承与梦想》为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揭幕

  今日上午,万众期待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拉开大幕。赶在开幕首日入场参观的游客,将欣赏到本届非遗节内涵最丰富、表现最充分的一场演出——《传承与梦想》。20多支来自国内外的演出队伍,将带来原汁原味的表演。昨日下午,参加开幕演出的1000多位演员在非遗博览园进行了最后一次带妆彩排。

  尼斯巨兽游行引爆非遗节

  开幕当天的首场演出共分四大篇章,其中最具异域风情的“五洲风情”篇章,来自巴西的桑巴舞、美国夏威夷的呼啦舞、法国尼斯的巨兽游行、尼泊尔的魔鬼舞、非洲刚果(金)的狩猎舞以及印度和俄罗斯的民族舞表演团队,将为成都观众带来全球各地的非遗精华,让大家不出国门便可一览世界非遗的多彩魅力。非遗节期间,观众每日都可在中心舞台上欣赏到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非遗演出。四川省的甘孜、阿坝和凉山州的非遗活态演出,呈现出原生态非遗魅力。

  两大舞台感受非遗更真切

  本届非遗节将在主会场非遗博览园时空旅广场设立主题日舞台,全景重现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精髓。据了解,6月15日至6月23日期间,来自四川甘孜、阿坝、凉山、绵阳、宜宾、乐山、南充、达州和泸州的民族民俗表演团队,将通过最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彰显出多元文化的魅力,演出形式涵盖民族歌舞、民俗演艺、杂技、戏剧、服饰走秀、乐器演奏等。

  与前三届非遗节的保留节目天府大巡游不同,本届非遗节在主会场博览园世纪舞广场设立中心舞台。中心舞台导演刘世英告诉记者,“本届非遗节主会场采取滚动演出的形式,可以让更多观众一入园区,便能更加集中而真切地感受到非遗的原生态特质,从而避免了演出资源的浪费。”

  小朋友也能亲身体验非遗

  记者发现,在对地方非遗项目的展示上,本届非遗节改变思路,选择当地最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精心布展,立体、深度呈现非遗项目的魅力。本届非遗节小朋友们不仅可以在园区内亲身体验提线木偶、一秒变脸、隔空翻书等20多项高科技互动;还可以在非遗传习所发挥天马行空的创意,进行画糖画、捏面人、竹编、剪纸等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并有机会和家人一起DIY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参与“传承人手把手教学”等互动活动。

  家门口也能欣赏精彩表演

  为让成都全域感受非遗魅力,6月16日至22日,在青羊区文殊坊街区、高新区铁像寺水街、都江堰市灌县古城和壹街区、彭州市白鹿镇、邛崃市平乐古镇、金堂县赵镇、郫县安靖镇七地将举办主题分会场活动,届时,除了传统的舞台演出、巡游展演、现场展销等非遗活动形式外,各分会场还将组织非遗街区专题小论坛、传统音乐专场演出、传统技艺大竞技、非遗传承人拜师仪式等多种形式的非遗活动,而参加非遗节的国内外非遗表演队伍也分赴各分会场,为当地群众进行精彩表演。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朱大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2013年06月15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单霁翔]关注“人”、“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民族博物馆建设
下一条: ·文化保护:既要保存“记忆”也要保护“技艺”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