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晓荷 巴义尔]民俗学大家乌丙安
  作者:晓荷 巴义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15 | 点击数:11671
 

 

讲述蒙古族服饰

妻子是美丽的俄罗斯姑娘

早年在家乡

  1991年冬季,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国际民俗学家协会总部举行了一次评选20世纪有代表性的国际民俗学家的活动,据说原计划评选出本世纪全球有最高成就资格的会员100名,结果按标准只评出了32个国家的78名学者,中国仅有2名。经过3年的反复调查核实和追踪考察,1994年4月,芬兰总部向全世界发出了正式通报,公布了78位国际著名的民俗学家名单。乌丙安是接到正式通知和荣誉证书后才得知自己当选。1996年,应德国时任总统赫尔佐克及夫人之邀,乌丙安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首届总统文化节”,受到最高礼遇。

  乌丙安说:“我这50多年的学术道路很不平坦,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留下了太多的艰辛脚印,我的人生经历可以从4个阶段谈起。”

  从小酷爱民间文学艺术,在当时北平报考15所大学同时被4所录取

  1929年12月,乌丙安出生于绥远省归绥市(现呼和浩特)。6岁那年,他进入当地模范小学读书,并且攻读私塾,苦学《论语》、《左传》、《古文观止》等,同时开始习练书法。乌丙安说:“我从小就受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草原牧歌以及河套爬山调的熏陶,酷爱民间文学艺术,9岁时就用文言文写成散文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13岁时我就会写对联了,那时经常到街上抄写各个家户和店铺的对联,为下一年给人家写春联做准备,父亲对此极为得意,爷爷还买了一块大方砖,让我自己和好黄泥水,在砖上写毛笔大楷字,写多了晒干再铲去泥巴,再写,一直到我离家去巴盟读高中时为止。爷爷嗜酒,擅长骑射;奶奶出身满族富察哈拉名门,持家有方,生有8男1女。父亲写一手秀美的毛笔汉字小楷;母亲贤惠、勤劳,擅长蒙古民间小曲,她37岁就去世了,那年我10岁。姥爷家中有好几个是跳‘博额’的,就是蒙古族原始萨满教的巫师,这和我后来研究民俗写萨满研究的著作有点关系。1946年,我的一首童话诗《没有母亲的雏群》发表在《奋斗日报》副刊上,作品描写一群失去母亲的小乌鸦们围着大树转的凄凉景象,这主要表现我们兄弟姐妹丧母以后的情境。那时绥远的大报上经常有我的作品。后来《奋斗日报》让我帮着收听新华社广播,再转写成好像来自印度新德里的新闻播出,以示‘中立’。那时我的散文作品每周必发,一律用毛笔小楷写稿,成为习惯,直到现在。”

  乌丙安说:“中学阶段,家境极为困难,为了升学,就要用最优秀的成绩考取奖学金。1947年我在巴盟梅林庙国立绥中上高中,当时有许多好老师,是从清华北大来的,因为那时闹学潮,国民党到处抓人,老师们就逃到这些边疆地方,于是也成就了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穷学生。那时我就唱民歌,喜欢长调。1948年,高二时就随学校迁往呼和浩特(当时叫归绥)。这时解放战争平津战役已经打响,我当时是学生代表会主席,为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组织学生搞罢课。同时,一个人办壁报,写稿画画,与国民党当局结了怨。那时,一些进步作家的会议我也参加了,特务们早就盯上了。终于有一天夜里把我抓走,关在看守所里,第二天就有上层贤达人士把我保释出来,很快就把我秘密护送到晋察冀边区,经过张家口到达了刚刚和平解放了的北平。这时,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公告:北平、天津等地的大学要开学招生,于是我报考了15所大学,结果考中了4个,这4个大学是:燕京大学新闻系、华北大学园艺系、山西大学经济系、河北师范学院。那一次燕京大学考的作文题目是《我解放了的家乡》,但是那时我的家乡呼和浩特还没有解放,我只好写了一个梦,梦里看到解放了的故乡,被评为最高分的作文。但是燕京大学要收学费,我没有钱;华北大学刚刚草创还没成型;山西大学要学商业,我不喜欢;最终我选择了河北师范学院的中文系,享受甲等助学金。”

  1949年10月1日早晨,乌丙安背着行李经过天安门广场,从前门火车站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车。当天,他走在了国庆游行的大学生行列中。10月3日,学校里选举学生会干部,结果他当选了文史系的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同时还被选为学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但这是秘密的,因为那时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还没有公开,1950年以后,党团员才正式向全校公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凤凰网-内蒙古日报 2011年09月01日 09:3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国太]陶云逵:绽放“云之南”
下一条: ·[江帆]乌丙安在民俗学研究上的突出贡献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美国著名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斯逝世·[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
·美国著名民俗学家罗杰·吉奈里(Roger L.Janelli)教授去世·关于征集乌丙安先生题字、照片、讲学等活动资料的启事
·[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乌丙安:“年”和“春节”的渊源与变迁
·[张举文]一位追求格物致知的民俗学家·[陶立璠]耄耋之年忆丙兄
·精神永驻,风范长存——乌丙安教授追思会·[王学思]没有挥手,就去远行——追忆乌丙安老师
·[邓启耀]一张珍贵的照片——怀念乌丙安先生·乌丙安先生追思会:在线参与网址(2018年7月16日周一上午9时)
·[周福岩]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真正遗产——悼恩师·[江帆]给我人生以最深刻影响的恩师……走了
·[陈岗龙]怀念敬爱的乌丙安先生·深切缅怀乌丙安教授:纪念专辑
·各方致唁电唁函悼念乌丙安教授·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