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班的学生大多是汉族,他们来到中央民族学院之后,按照马学良的安排,都曾到民族地区实习。这些学习和实践,使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的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中大放异彩——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的师生成为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的主要力量。出发前,参加调查的师生都集中参加了培训。他们深入民族地区,进入村寨、家庭,对各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细致的记录,撰写调查报告,这为后来的民族识别和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创制提供了基础材料。马学良负责主持贵州地区苗族、瑶族的语言调查工作,之后帮助苗族创制了拼音文字。张公瑾因傣语班的教学任务没有参加这次调查工作,但对调查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他说:“同学们回来后都感慨,在学校所接受的严格的发音、辨音和语言学训练在调查中派上了大用场。那之后,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马学良认为学习民族语言应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注重语言使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即培养学生说与听的能力。因此,除了课堂和书本教育外,马学良还领导制定了实习制度,要求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体会民族感情,纠正语言错误,熟悉语言习惯,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和使用能力。他们摸索出的这套教学方法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些经验,后来被总结写成《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民族语文教学的情况和经验》、《中央民族学院黔东苗语组在凯棠乡实习近况》等文发表,对全国民族院校的语言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马学良在中央民族学院遭遇过困境,也受到过不公正对待,但他都泰然处之,将全部身心都扑在少数民族语文事业上。作为多年与马学良相处的学生,张公瑾是这样理解的:“马先生是位对名利都不在意的学者,他在意的是自己所学能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他在民族学院培养了几千名学生,这些学生后来都在各层次的岗位上,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马先生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培养了大批的学生,学生让他的能量得到了无限放大。”
马学良对从事民族语文研究的年轻一代,从来都是热情关怀、备加扶持,奖掖后学不遗余力。张公谨说:“马先生没有一点儿教授的架子,在学习中你可以跟他讨论甚至争论。各种调研和丛书编写,他都会带领学生,让他们从中学习和锻炼。”
马学良注重语言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汉语的元音在历史上曾经分长短的观点。这不仅对壮傣、苗瑶语族语言的语音研究有参考价值,也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线索,开创了利用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材料研究古代汉语声韵的一条新路。他还从音变现象入手,将古彝语与同语族的藏缅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了彝语支语言的语音演变。
晚年的马学良开始对几十年的民族语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先后主编出版了《语言学概论》、《普通语言学》等著作,为丰富真正中国化(不等于汉语化)了的语言学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3年6月21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