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更好地服务群众
中国是世界上地域面积最辽阔、地形地貌最复杂的国家之一,风光无限,气象万千,各地气候物产与生活习性差异很大,《晏子春秋》所言“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汉书》所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至今仍是常用且恰当的俗语。
茂县,高高的山,潺潺的水,哺育着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民族的独特文明,这里正是羌族民众的美丽家园。羌族民众对生存环境的科学择取和科学利用,充分体现了其尊崇自然的生活态度和民族智慧。他们似乎与周围的环境建立了某种契约,他们身上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生活智慧。羌族民居建筑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同时也是羌族民众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的物化。
四川茂县羌族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注意汲取羌族建筑的美学精华,凸显自然与建筑的对话,体现出羌族民众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高度文明成就。设计具有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同时又着力于体现现代科技细腻内涵,充分显示出民族传统、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同时,室外景观设计以建筑群落与山水元素创造丰富的室外空间,为博物馆的室外活动开展创造了条件,使博物馆成为开放的公共城市空间。观众无需购票就可在博物馆的外部广场、内部庭院、中央大厅以及屋顶平台参与文化活动,使博物馆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满足展出藏品的需求,也成为多功能的城市文化中心。
2002年,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届大会上,形成并通过了《上海宪章》,它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博物馆协会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工具,使单纯强调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向更加包容和关注作为有机整体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两个方面。《上海宪章》特别强调,考虑博物馆作为一个全面的机构,一个为公众全方位参与而营造的空间,一个通过整体性遗产管理实现的物质和非物质、移动和不可移动、自然和文化的空间,在文化、社会、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当代世界,博物馆应当成为催化创造力的论坛。
面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发掘、保护中应注意文化整体风貌的保存,在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中,应始终将“整体保护”作为重要原则加以贯彻。要对民族文物进行科学展示,使之成为联结传统和现代、沟通民族之间心灵的媒介,首先必须对这些民族文物有科学而全面的认识,即重视博物馆藏品的研究。民族文物不同于一般文物,很多观众对其并不熟悉和了解。同时,由于民族文物联结着民族感情,因此更应该深入研究,避免出现错误,误导观众,甚至曲解民族文化,影响民族感情。这是民族文物和一般文物的不同之处。在民族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应注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相结合。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物因而往往具备较之于主流文化文物更多意义的表达功能。例如,苗族服饰是该民族无字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苗族文化的集中反映。作为民族文化载体,苗族服饰具有记录文件、阐释观念、表达情感等功能,其内涵丰富,涉及苗族宗族支系、图腾崇拜、社会结构、历史迁徙、宗教巫术、婚姻制度、节日文化、人生礼仪等领域。从民族博物馆的发展前景来看,民族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入挖掘,能促进民族博物馆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民族文化的记录、整理、保存、传承,都必须配备相应的设施和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应该通过博物馆社会职能的发挥,建立起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网络,形成全社会集体观念,共同关注民族文化遗产的安危,齐心协力做好保护工作,保障幸存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并得以世代传承。在这一方面,云南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都是民族博物馆中的典范,其藏品数量、社会影响力、学术研究水平等,在我国民族博物馆中处于先进行列。
为了将云南民族博物馆建设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影视图片资料中心,云南民族博物馆建立了影视人类学工作室,汇集专业技术人员,不间断地开展影视人类学专题片和民族学图片资料的拍摄工作。在拍摄过程中,始终以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纪实性、系列性拍摄为主要手段,拍摄了一系列影视专题片,积累了一大批民间工艺和民俗技艺方面的图片资料。同时,在博物馆建立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家走进博物馆进行创作,是云南民族博物馆的一个大胆尝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余位云南知名的艺术家在博物馆建立了工作室,倾心于各类民族艺术的创作,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齐全,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贡献。
2009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京族博物馆暨京族生态博物馆开馆。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之一,该馆同时也是一座以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京族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专题博物馆。馆内常设基本陈列《大海是故乡——广西东兴京族文化展》,从居住环境、服饰文化、生产劳动、音乐艺术、传统节日和民间信仰等方面,通过实物、场景、图片、音像来全方位展现京族古朴而浓郁的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贵州、广西、内蒙古、云南等地民族生态博物馆群的出现,为西部地区博物馆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其中,贵州民族生态博物馆群是中国与挪威两国政府合作的成功范例。生态博物馆是国际博物馆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它与传统博物馆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遗产存在的方式不同。传统博物馆是把文化遗产的精品聚集在博物馆中进行保护与展示,而新型的生态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则是生活在其原生地之中,由它的文化主人保护它、享用它、展示它。
“1+10工程”是广西实施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它是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龙头、10个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为支撑的博物馆联合体。在联合体中,广西民族博物馆发挥龙头和总平台的作用,为各个民族生态博物馆提供人力、物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10个生态博物馆则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长期工作站和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向其提供藏品和研究成果。该博物馆联合体通过网络搭建起资源共享及展示宣传平台。事实上,云南民族博物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等,都已经成为所在地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在国内外都有相当知名度。
博物馆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派专人深入现场抢救保护,收藏与民族文化遗产有关的实物,记录相关文化现象与过程,还应定期举办有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展览,出版研究成果。博物馆可以借助有形、有趣、民众喜闻乐见、能互动参与的形式,来充分反映民族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或传统技艺,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起来,使原本高高在上的内容贴近大众生活,突破以往博物馆陈列中图片、实物加说明的简单模式,给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不仅要使观众看到物,更要透过物看到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有条件的民族博物馆,可以请一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举办讲座,使更多的人了解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高全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性。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地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除收集文物外,亟需加强地方民族文物的征集和陈列展览。这样既可以为地方史迹陈列展览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有助于充分吸引观众,发挥宣传地方文化的积极作用,又可以及时保护濒临消失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时,应注重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服务于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需求。
从博物馆的公共属性来看,普通民众对于当地建什么性质的博物馆,建多大规模的博物馆,博物馆建在何处等,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博物馆不应只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藏品的栖息地,而应成为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的共同爱好与追求,展示人类活动、自然生态、地区发展、行业特色的文化场所。
□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3年7月5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