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
  作者: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20 | 点击数:3239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现场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 杨倩摄

  为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庆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3年6月14日至16日在成都召开。

  来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各缔约国代表、参加《公约》起草的主要专家学者、为推动《公约》通过和实施做出重要贡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官及秘书处官员、中国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以及中国各省(区)、直辖市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官员等,共计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个十年”为主题,围绕“《公约》的成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变迁”、“清单制定与名录申报”、“平行领域: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世界遗产、文化产品和服务”、“《公约》缔约国履约经验”、“其他相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五大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和互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大会以《公约》通过10周年为契机,通过回顾《公约》产生的历程,总结履约经验,探讨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等,对提升国际社会对《公约》意义、价值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为推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会议最终形成题为《成都展望》的成果文件。

  为了保护受到威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制定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实践深入人心。《公约》通过十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约》框架下倡导并实施了一系列国际战略和国际合作,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逐渐成为各国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各缔约国通过推动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和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加强了自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建设。从这个角度讲,《公约》通过的十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国际层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如何推动这一事业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地发展?各国还普遍面临哪些前进当中的问题?《公约》通过十周年,是对这些问题进行回顾、总结和展望的最好时机。

  2004年,我国批准《公约》,由此成为《公约》早期缔约国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认真履行《公约》的态度,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公约》原则和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并且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均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积极响应和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约》框架下所开展的一系列国际合作,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用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做贡献的意愿。

  近年来,四川省和成都市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方面堪称典范。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是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紧密合作,四川省和成都市已经连续三届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及国际论坛,此次承办庆祝《公约》10周年大会,更突出地体现了他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做贡献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

  据悉,迄今为止,全球已经有17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或即将举办60多场庆祝《公约》通过10周年的各类活动。此次在中国成都召开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是上述众多活动中唯一一个覆盖全球范围的、以“《公约》第一个十年”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另外,此次大会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度参与并主办的纪念《公约》通过十周年的活动。

 

  文章来源:文化部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奖人员名单(60人)
下一条: ·首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奖名单
   相关链接
·[吴茂颖]超越对立:从馆舍到活态·[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全国第四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召开·[王笛]茶馆、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对20世纪后期成都茶馆业的实地观察
·[王优]文旅结合下县域非遗节庆旅游发展协调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山海经集释》首发式在成都举行
·[蔡郎与]文创视野下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第四届文化遗产思辨研究国际会议热点观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四届博士生论坛征文启事
·成都评出首批非遗特色小镇 10个古镇入选·非遗节系列报道丨中国艺: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
·非遗节系列报道丨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简介及十周年回顾·非遗节系列报道丨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举行·第四届中国非遗保护(德清)论坛举行 
·制定2003《公约》全面成果框架:开放式政府间工作会议即将在中国成都举行·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
·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举办·第四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在沪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