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唐红丽)1月16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暨颁牌仪式在京举行。获此殊荣的有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禹州市苗家钧窑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研究开发有限公司4个单位。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出席仪式时强调,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保护实践相结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得到不断发展。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倡导和鼓励传承人在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同时,将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以及在保护与传承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有价值的保护方式方法等予以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高远的立意,也必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据悉,这4个研究基地均是从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遴选出的遗产项目保护成效好、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并已推出初步成果的国家级项目传承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为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密切结合,这4个研究基地已经获得首期20万元的资金,用于梳理并出版各研究基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成果专著,下一步还会根据各研究基地的实际需求继续提供后期资金。除了资金支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将派出专家学者深入这些研究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专业性指导,促使遗产保护实践和保护研究更好地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说,研究基地的命名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性举措。没有实事求是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就很难有反映历史本真、同时符合时代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律的真正意义的保护。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命名建立,把探求真理和规律同社会现实中的功能体现结合起来,做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发展进程有建设意义的成果,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及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传承人代表等50余人出席仪式。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并已取得国内外业界高度认可的成果。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406期 2013年01月18日 15:01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