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姜德顺]请慎用“原住民”一词
  作者:姜德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24 | 点击数:4327
 

  新兴技术及数字化信息处理为从事学术活动另辟蹊径,受益者众多。笔者近年来探讨土著问题,时常检索“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今又重操旧业,特以较为熟悉的一些学人为例,针对词语“土著”与“原住民”混用现象,略谈几句。

  “40后”和“50后”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各学科的骨干力量,人类学、民族学界学者群亦然。他们与时俱进而“尝鲜”,借得“原住民”一词行文。据检索及不完全统计,1946年至1958年之间出生,亦即“文革”期间及随后(截至1980年)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且近期仍活跃于人类学、民族学界的中国学者当中,以年龄为序(可能不完全准确),有庄孔韶、王庆仁、翁乃群、胡鸿保、杨圣敏、陈衍德、刘援朝、黄行、郝时远、周庆生、姜德顺、庄国土、李明欢、廖小健、朱伦、王希恩、靳薇、潘蛟、李红杰、张海洋、何星亮、彭兆荣、纳日碧力戈、王建民、周星、周大鸣、郑信哲这27人,他们曾经在所发表于报刊的文章中使用过“原住民”一词,但也使用“土著”一词(仅1人除外)。而有相当多同时代之同类学者,例如马戎、刘世哲、蔡华、胡岩、赵明鸣、邸永君、邓浩等,在其论著中仅使用“土著”而不曾用过“原住民”一词。

  使用“原住民”一词的这27位学者当中,使用频次多少不一,最少者用过一篇次,多者十余篇次,最多者约达40篇次,各位学者所用合计184篇次。其中,相当多篇次之内容涉及台湾少数民族即所谓“原住民”之问题,但也有一些属于用“原住民”指称台湾之外的土著问题而混用。在出现“原住民”一词的这184篇文章中,97%以上都是发表于1993至2013年之间,仅有4篇文章为上世纪80年代发表。这4篇文章中,3篇为标明原作者、译自日语或英语之译文,即《南洋资料译丛》1985年第3期所载《东南亚华人经济活动评介》、《民族译丛》1988年第6期所载《加拿大的联邦制和多元文化主义》(陶山宣明著、郑信哲译)和《民族译丛》1989年第5期所载《文化进化论》(黑田信一郎著、李红杰译);另一篇更早一些,即《民族译丛》1982年第6期所载靳薇的《日本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日本民族学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但该文内容为介绍日本民族学界,应当也是一篇译文。

  “土著”是一个中国本土词语,至少已使用了两千年以上,其现代语义则与国际土著问题相关。上世纪70年代,国际土著民运动兴起,并于同期引起联合国关注土著问题,“土著”一词在联合国系统各机构中一直使用,延续至今。其所指涉对象包括全球七八十个国家的3亿多土著民及相关问题,仅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联合国涉及台湾这方面问题时使用“原住民”而略微例外。然而,据可靠资料,“原住民”是来源于日语的词。甲午战争之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该词的汉文原样才进入台湾的汉语词汇中,但直到1984年才开始有人主张以“原住民”取代“高山族”、“山胞”及当地的“少数民族”,同年才出现第一个以“原住民”冠名的组织。“原住民”一词早先罕见于中国大陆的书刊和各种传媒,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海两岸人员及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才渐渐多见于台海西岸,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更广泛蔓延而形成与“土著”杂用以至混淆视听之势。

  若中国固有词语“土著”不足以表示该词语所指对象,那么,如同近代借用日语汉字词语,例如“干部”、“经济”等等一般,直接舶来“原住民”,本无可非议,但事实绝非如此。所以,学术界以至各种传媒应慎重对待上述混用现象。在尊重台湾同胞、秉持“名从主人”原则的前提下,当论及近30年来的台湾民族问题时,的确应当采用“原住民”一词;凡此之外,则宜于坚守“中国本位”以及与“国际接轨”,使用“土著”、“土著民”、“土著民族”等类词语述说相关事情。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2013-05-24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戴林琳]国内外乡村地区节事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其发展方向述评
下一条: ·“非遗”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的作为
   相关链接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张遵勇]基于民俗视角下的江淮地区牌九、麻将方言术语调查实录
·[康丽]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
·[漆凌云 万建中]“母题”概念再反思·《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
·[巴莫曲布嫫]从语词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公约》 “两个中文本” 的分析·[户晓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新东西
·[范可]“族群”与“民族”·邓之湄:中国术语学呈跨学科融合趋势
·[唐世平]社会科学中的概念·[阮西湖]对当前社会人类学几个术语的认识
·[傅谨]“戏曲”考 ·[陆扬]学术语境的“当时性”与近代中国的书评传统
·[刘宗迪]民俗学:从神话的编造者到神话的消解者·[洪九来]“封建”一词的文化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