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邓贵昌:把山歌传给子孙
  作者:杨超 周洪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03 | 点击数:4592
 

   “大田里薅秧,嗬哟喂;并排行,嗬哟喂……”春收春种时节,四川江油市的农家忙碌起来。云集乡的田间地头,粗犷嘹亮的山歌声饱含着收获的喜悦,此起彼伏,萦绕不绝。

  山腰处,引吭高歌的云集乡十社村民邓贵昌手中镰刀飞舞,彷佛有使不完的劲。不一会儿,面前收割的菜籽便摞成一座小山。“边干活儿边唱歌,特别解乏。”

  江油市云集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灾后重建后,一条新修的盘山公路蜿蜒数十公里,不仅将土特产源源不断送往外界,同时也把极富乡土气息的“云集山歌”带出了大山。2011年,61岁的邓贵昌和乡亲们将一曲当地流传数百年的《薅秧歌》唱响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并荣获第十届“山花奖”银奖和政府传承贡献奖。

  “这些山歌高亢、悦耳、流畅,让人不自觉就跟着哼哼。”据江油市文化馆馆长文在军介绍,江油是“李白故里”,也是“中国火药之乡”,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灾后重建中,当地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更加有意识地挖掘、收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文化瑰宝。

  文在军说,尤其是在山区流传甚广的山歌,曲调优美,歌词朴实。因多为有感而发,信手拈来,所以有着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丰富的艺术特质。“这些原生态的劳作之歌,更应多登大雅之堂。”

  “云集山歌腔调优美,但是没有乐谱,必须口口相传。”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邓贵昌说,接触山歌源于老一辈在田间劳作时的传唱,而现在不少年轻后生都外出打工了,根本没时间来感受这些“土”文化。

  近50年“歌”龄的邓贵昌向记者倾诉说,老辈留下的东西不能断在自己手上。曾经一段时间,他没事就与老伴对唱,家中的两个孙子就是最忠实的听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孙子喜欢,并留下最深的记忆。”

  “我们对这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实施了抢救性的保护。”江油市文广新旅局局长蒲永见表示,除了设立相应机构和专项资金,还不断对民间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印制成册,实施普及推广。同时,乡镇的文化专干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村文化室广泛开展活动。

  “现在的云集山歌曲更多,味更浓,唱的人也越来越多。”邓贵昌的歌友肖贵清告诉记者,文化馆的专家们已经将20多首山歌编成曲谱。“飙山歌成为大家的一件乐事。”

  今年“五一”节前夕,江油市在云集乡举办了全市首届山歌节,来自80个乡镇、部门、团体的500余名歌手同台亮嗓,成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盛事。

  虽然只获得了二等奖,丢掉了“山歌王”的桂冠,但邓贵昌却兴奋异常。他说,村上已有100多人报名加入了山歌队,自己也开始带起了徒弟。“只要有人学,我就把所会的所有山歌教给大家。”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05月03日 14:25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陈岗龙]科尔沁草原上的乌力格尔艺术
下一条: ·蓝其平:福建南平市非遗“畲家青草茶”传承人
   相关链接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