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杨绍军]西南联大与中国彝学研究
  作者:杨绍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08 | 点击数:10276
 

  四、西南联大彝学研究的学术史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学者辗转流迁来到西南边疆,逐渐认识到边疆民族地区历史 、文化 、语言、民族等的重要性,进而对西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成 果,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他们深入西南彝族聚居区,以田野调查为主,对彝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宗教民俗等进行调查,其研究成果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而且促进了中国彝学研究的极大发展。

  第一,西南联大的彝学研究,奠定了中国彝学发展的重要基础。1928年9月,杨成志深入大凉山彝 区进行调查,开辟了民族调查的先声,但他只是单枪匹马。事实上,真正推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彝学研究走向高潮的是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学者对彝族的调查研究,不仅调查范围广泛,而且调查内容全面。当时,他们调查的足迹遍及滇、川、康等整个西南地区,内容涉及彝族语言、文学、经济、地理、宗教、习俗等多种事象,学科则涉及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地理学、经济学、宗 教学等众多学科。可以说,正是西南联大学者的调查研究,为以后中国彝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在1958年,高华年的《彝语语法研究》 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著在分析彝语的语法现象和规律方面富有独创性,是学习彝语和研究藏缅语系语言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在海内外影响颇大。该书的材料就得自当年在西南联大的田野。此外,黎国彬教授出版的《云南撒尼与阿细人的体质》,同样得益于当年的调查。

  第二,西南联大的彝学研究,代表了当时彝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在当时的西南联大学者中,许多学者少时在国内接受传统教育,及至年长负笈海外留学,“中西合璧”的教育背景,使他们的彝学研究具备深厚的学养 。陶云逵早年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体质人类学,回国后他不满于当时中国社会学研究现 状,决心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以中国境内各种社区类型为对象,阐明中国的社会实际,发展中国的社 会学。因此,在西南联大期间,他转向社会文化研究,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以严谨的方法 治学,用功极勤,先后写出《西南部族之鸡骨卜》、 《大寨黑夷之宗族与图腾制》 等名篇 。据罗常培回忆,他的《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 远不及陶著的《大寨黑夷之宗族与图腾制》 和《西南部族之鸡骨卜》,但陶云逵执意留出刊物版面刊登他的文章,甚至陶云逵住进云大医院已经谵语神昏的时候,还念念不忘罗的这篇文章 。[9]由此可见,陶云逵的论著在当时就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重视。同样,马学良运 用现代语音学理论,对彝族撒尼语言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完成《撒尼倮语语法》。1951年,该文以《撒尼彝语研究》 为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彝族语言的专著,在国际上引起重 大反响。可以说,在当时的西南联大,无论是陶云逵的社会文化研究,还是马学良的撒尼语言研究,都拓宽和丰富了彝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代表了当时彝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第三,西南联大的彝学研究,培养了一批彝学研究者。在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者身处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特殊、民俗文化多样的西南边疆地区,促使他们对西南边疆这座民族富矿进行 集中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也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彝学研究者,而马学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李方 桂和罗常培的高足,马学良跟随导师在西南联大系统学习语言学理论,又阅读国外著名语言学家、民族 学家、人类学家的著作,使他能以语言学和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熟练地运用到彝族本土文化的观察与研究当中,并发表许多重要文章。在北大文科研究所毕业后,他毕生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研究工 作,尤其是 “对彝语 、彝文的调查研究有开拓性的贡献,为藏缅语言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新的论证”,[12] 使他成为国际上彝族语言研究最著名 、最卓越的学者。与马学良一样毕业于北大文科研究所的胡庆钧, 在 1945 年毕业后先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做调查,继而到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和清华大学任教, 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 。 自1950— 1982年的30余年间,他8次深入大凉山彝区搜集奴隶制社会形态资 料,同时对民族学界已有 的调查资料反复核对,在此基础上写出40万字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 一书,对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民族学材料,被认为是“我国民族学研究的一大成果”。1981年4月,他又利用明清时期的大量实录、档案、地方以及私家著述等材料, 研究明清两代贵州水西 (毕节)地区、云南小凉山地区等类同地区彝族的社会情况,出版著作《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原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2你第2期,注释请参见纸版原刊)

  作者简介:杨绍军(1977—),云南禄劝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南联大及其相关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彝族人网 2013-02-20 12:1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蒋原伦]文物与宝物
下一条: ·[姚慧]德德玛──国家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歌唱家①
   相关链接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
·[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
·[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
·[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陈永香 等:《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