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大师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大师

毕华玉:开“心灵药方”的毕摩
  作者:记者 邓建华   摄影/图:记者 刘凯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02 | 点击数:9313
 

第五代人毕摩传人毕华玉

  在石林彝族撒尼人流传至今的各种民俗和宗教仪式中,有一些极少数的“与神最接近的人”,他们亦歌亦舞,又非歌非舞,主宰着宗族里的种种祭祀和庆典。他们就是“毕摩”。作为当地著名毕摩家族的传人,毕华玉同时还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毕华玉眼中,毕摩就是给人们开出“心灵药方”的人,“不管灵不灵,毕摩这方要道德先行,另一方则要心诚。”

  父亲去世后走上“毕摩路”

  57岁的毕华玉是穿着祭祀时的装束见我们的,毕华玉汉语流利,和人交谈时喜欢说笑,神情激动,手舞足蹈。与想象中的神情严肃、老态龙钟完全相反。

  在石林当地撒尼人族群中,毕华玉是屈指可数的大“知识分子”,穿上祭祀服,戴上法帽,套上法鞋,手摇铃铛,他就成了一位布道者。2007年,在文化部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毕华玉和王玉芳作为民间文学《阿诗玛》口传文化的代表同时在列,他们分别以毕摩调的《阿诗玛》和民间调的《阿诗玛》为代表。不过,对于毕华玉而言,他最在意、也最愿让人们记住的,还是作为一位毕摩的身份。

  毕家世代皆为毕摩,毕华玉是第五代毕摩传人。毕华玉的父亲毕小三生前很有名,曾参与编著《彝汉词典》。而毕华玉成为毕摩,并非从小就耳濡目染自然秉承,而是从34岁才开始的。“多年来,父亲总想让我做一个毕摩,我并不情愿,只是随便学一下,根本没上心。”毕华玉说。

  初中毕业后,毕华玉到西藏服役7年。年轻的他,满脑子只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退伍后,毕华玉回老家务农,当过几年民办教师,修过铁路,后来,进工厂做了一个小工人。

  34岁以前的毕华玉,和村里所有年轻人一样,会说彝语但不会写彝文。身为毕摩的父亲经常苦口婆心地劝他学彝文,但那时的毕华玉总听不进去,还因此和父亲闹过很多次别扭。直到父亲去世,毕华玉突然觉得对不起老父亲,守着父亲遗体的那一夜,他突然感到了一种灵魂上的顿悟:“我这辈子,注定是要当一位毕摩,为了父亲,更为了我们的家族和民族。”

  第一次“挽魂”突然“顿悟了”

  那一年,毕华玉按家族传统,正式继承父业做了毕摩。要搞祭祀,得从《指路经》(彝族传统民俗:老人去世时把其灵魂送到祖先去的地方)学起,但要学会毕摩《指路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华玉说,在村人的心里,只要能学会《指路经》的人,都是能搞祭祀的人。“但学会了《指路经》,我还是不行。”他便四处向村中的老毕摩请教。在学习中,不懂彝语,毕华玉就用汉文记下来,然后再试着去背和念。一年内,毕华玉就把别的毕摩要用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学会的东西全学会了。

  毕华玉第一次送村里去世的老人“上路”时,声音都是抖的,因为太紧张了,他甚至忘记了经书上的内容,念上一句,他要翻一下经书。作为毕摩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挽魂(彝语叫“液库”,意为将灵魂挽回),当毕华玉念起经时,那种悲哀的声音,一下子就感化了他。“老人去世时,念经用的工具是釯(máng)锣,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很悲凉,那时候,不想哭都要哭,而我在做这些仪式时,那种神圣和庄严,让我感觉到毕摩文化的博大精深。”毕华玉说,也就是在那个简单的仪式上,他突然感到自己“顿悟了”。这个小小的仪式,让毕华玉认为自己有必要钻透毕摩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生活新报 2010-11-16 10:14:4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阿诗玛》国家级传承人毕华玉毕摩辞世
下一条: ·毕华玉:一位毕摩的使命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
·[刘薇]《阿诗玛》汉译本跨语体特点研究·[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
·[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涂慷]大美工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