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雷亮中 张世文 杨志伟]民族志电影的历史及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卡尔·海德的《影视民族学》导读
  作者:雷亮中 张世文 杨志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3-28 | 点击数:12667
 

Ethnographic Film
by  Heider, Karl G. , Univ of Texas Press, 1976, 2006
卡尔·海德:《影视民族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一、卡尔G.海德其人及《影视民族学》

   1935年卡尔 G. 海德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海德在勘萨斯州的劳伦斯度过了中学生涯。1952年,他中学毕业的那年夏天,在南达卡塔做考古发掘。此后,海德在威廉斯学院学习,后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人类学的生涯。他在南达卡塔做过两个夏天的考古,并写了一篇简单的民族志论文,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论文,并取得了学位。1956年大学毕业后,他利用谢尔登旅行奖学金(Sheldon Traveling Fellowship)在亚洲度过了一年。这期间,他尽可能地去他能去的地方。在泰国的Kwae Noi River,他还做了一些考古,这主要反映在影片Bridge on the Kwae Noi River中。第二年,他在澳大利亚德维也纳大学学习民族学(文化人类学),随后返回哈佛作为研究生读取了人类学硕士(1959年),并于1966年被授予博士学位。至此,海德开始在人类学领域中崭露头角。1960年,他在危地马拉的Tikal的玛雅遗址上进行考古挖掘的同时,他拍摄了第一部影片Tikal。1961年,他参加哈佛-皮博迪探险队,远征新几内亚,并开始研究大峡谷的达尼人(Dani)。读完博士后,海德曾在哈佛教了一年书,并到布朗大学教了四年,后又转辗去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此外,他也是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会员。1975年,他到南卡罗里那州大学,成为该校人类学系的第一位系主任。近年来,他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Minangkabau做田野工作,内容是有关情感的文化模式(cultural patterning of emotion),出版了关于印尼电影的文化分析的书。
   海德做过许多田野,但其中还是以对杜姑姆达尼人(Dugum Dani)──位于西新几内亚(West New Guinea)的中央高地的巴布亚的社会──研究最为著名。他在达尼人(Dani)地区度过了从1961年4月到1962年10月以及次年的4月到12月共26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海德与杜姑姆达尼人(Dugum Dani)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海德从与杜姑姆达尼人(Dugum Dani)的相处中学习了不少经验,但是,他把大部分的发现归功于在村庄居住的传教士(missionaries)。海德说道:"在西新几内亚的传教士们打开了高地的大门…‥。"他并且曾说过,"我仅仅偷偷溜进去并在那里待了几年,利用了他们所做的。并且,他们也愿意资助并帮助我。"在这期间在村中居住的语言学家帮助下,海德还学会了达尼语。这里对海德留下深刻地印象,在1968年7月,海德和他的妻子兼研究助手Eleanor Rosch Heider回到达尼人的村庄,并在那里待了6个星期。海德发表了不少有关杜姑姆达尼人(Dugum Dani)部落文化的论文和影视作品。
   其中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研究的象征(Attributes)和类别(categories):新几内亚达尼人(Dani)服饰(1969); 杜姑姆达尼人(Dugum Dani):西新几内亚高地的巴布亚文化(1970);一场宏大的峡谷达尼人(Dani)猪宴会:通过和强化仪式(1972);西伊里安岛的达尼人(Dani):人类学片《死鸟》(Dead Birds)民族志指南(1972);同时,海德编辑了用于人类学教学用几部的短片发表了一些关于民族志电影的属性(attributes)的文章。在此基础上海德还通过两部短片:《达尼人的甜薯》(Dani Sweet Potatoes)和《达尼人的房屋》(Dani Houses)来进一步描述达尼人的行为。在对达尼人进行田野调查时,海德还与罗伯特o加德纳(Robert Gardner)合作编辑了《死鸟》一片。
   海德这些田野工作和有关民族志电影的实践构成了他的《影视民族学》(Ethnographic film)一书的基础。 该书以作者在民族志电影的历史及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在民族学调查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以及教学中使用影视手段的方法以期确立民族志电影的基本原则。这一试图对民族志电影的理论体系的建构自然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人类学周刊》(Reviews in Anthropology)载文称赞说:"海德关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民族学源泉的努力,使得他对民族学家的职业有了更多的见识,并使得他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学家何以必须评估他自己的劳动。"《大洋洲》(Oceania)杂志评论道:"卡尔o海德的书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教科书。的确,他关于民族学电影制作原理和实践的论述,可以加深许多观众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民族学史》(Ethnohistory)评价道"这是一本富有创见和引人深思的关于民族志电影制作的书,……对于影视人类学更广阔的领域有着实在的贡献。"该书在1989年被介绍到国内,对中国的影视人类学的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书的主要观点被许多论文和专著反复强调。
   在该书中海德主要通过围绕两个视角来即电影怎样能弥补书面民族志和电影如何才能更具有民族志的特点,从而形成并阐述民族志电影的系统性理论。作者主要使用诸如"完整身体","完整人物","完整行为"等维护人物,物体和事件于它们所处的情景和文化的关联中的整体性的概念和术语来建构他的理论。然而,海德并没有夸大电影与书面民族志作品之间的差异,恰恰相反,他试图消弭影视民族志与人类学的标准之间的对立。该书在内容上提供了从罗伯特·弗莱厄蒂《北方的纳努克》和《莫亚纳》等片子始,到贝特森和米德在巴厘岛的作品,直至当代的民族志电影的整个民族志电影的历史。并且,海德通过了民族志原则的特性来比较各种影片,并引入一个属性纬度来衡量民族志电影的成功与否来对各片加以评价。此外,他还探讨了民族志电影在教学中的使用问题。
   总之,《影视民族学》(Ethnographic film)一书作为第一本涵盖整个民族志电影的历史和对影视技术的理论的探讨,对人类学家和影片的制作者都极大的价值。但是,作为海德在20世纪70年代的作品,书中有些内容和观点与当代影视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略有出入是十分自然的事。

   二、民族志电影的历史及理论体系

   在该书的前言中,作者主要对影视民族学这一学科和《影视民族学》一书的论述方式进行了一番解释,同时提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并简单提出了影视手段在人类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一章 导论 这一章主要从民族学性的角度探讨了影视民族学定义,论述了民族学性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民族学与电影的差异性,并对电影摄制与民族学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第一节主要是关于影视民族学定义的讨论;海德认为纯粹从术语角度来探究影视民族学的定义是空洞的,应当从探讨民族学影片的民族学属性的强弱程度中来探讨影视民族学这一定义。影视民族学应当从民族学的角度来开拓电影的思路,从而使电影更富有民族学色彩。海德认为"民族学性一定要优先于电影的艺术性,当民族学的要求与电影摄影的要求发生冲突时,必须以民族学的要求为主。"
   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认为必须向电影制作者和民族学研究者明确阐明电影的民族学性。另一方面,民族学电影至少应具备一定的电影表现力,以便能最终用合乎要求的电影形式来表现内容。随之,海德在第二节中谈论了影视民族学最重要的属性在于影片的民族学性。要使影片具有较强的民族学性,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实地调查。要在对所拍摄的对象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基础上拍摄民族学影片。其次,拍摄中所特意观察的人类行为要同一定的文化规范结合起来。第三,影片的拍摄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对某些具有一定深度的事物或事件,必须从其社会的和文化的角度理解。为此作者提出了几个核心概念:"整体事件"、"整体人物"和"整体行为"。第四,真实性。更准确地说,作者在此主要讨论的是失真性问题。民族学影片要忠实记录所要拍摄的人物、行为等,尽量减少对现实的美化,但是在某些时候,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更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面向21世纪人类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安定明 张伟明]《观看人类学──通过电影的文化人类学》导读
下一条: ·[邓启耀]隐性“博物馆”数字化保存与呈现
   相关链接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
·[漆凌云 杨秋丽]中国民间故事文化人类学研究述评·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
·麻国庆 朱伟 :《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尧 陆惊呐]记录与诗意:试论影视人类学与诗学双重视域下的《路边野餐》
·[顾春军]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冥婚·[孙正国]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口头叙事媒介
·[朱靖江]田野影像笔记——影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之道·背影:走向勒斯卡姆的另一个季节
·刘湘晨纪录片展播:鹰与人共生的传奇——纪录片《驯鹰人》·刘湘晨:用镜头呈现新疆文化多元色
·【讲座】刘湘晨:影视人类学的前沿呈现(11月18日周二下午14:00)·[马翀炜 晏雄]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
·刘湘晨:囿于“风情化”的新疆传达,是不够的·风景这边独好——记著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
·妖怪博士──记日本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学者小松和彦·[麻美垠]国家在场的湘西苗族赶秋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