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锡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谣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25 | 点击数:12661
 

  总起来说,革命歌谣是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革命号召力的作品,它的巨大的艺术力量,不仅在于它有着新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因为它采取了适合表现这些内容的形式。

  革命歌谣作为一个整体,深刻地、真实地反映了整整一个革命历史时期。它在革命斗争中起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影响群众的作用。如果认为革命歌要不过是政治口号,缺乏艺术的魅力,我以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它所以起了政治口号所起的作用,是因为它用自己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达到的。它可纵和历代产生的民间歌谣相媲美。正如前面所引过的那本《革命歌谣选集》的《编后记》所说的:

  “我们也知道这些歌谣,在格调上说来,是极其单纯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来,意识上还带些不十分健全的地方。然而它是农民作者用自己的语句作出来的歌,它道尽农民心坎里面要说的话,它为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赏的艺术。

  “有一些同志,保持着文学上贵族主义的偏见,表示轻视大众爱唱的歌要。我们要说:我们用不着像酒鬼迷醉酒杯那样,迷恋着玫瑰色的美丽诗词,我们需要□(原书此字脱落无法辨认——引者)用一切旧的技巧,那些为大众所能通晓的一切技巧,作为我们阶级斗争的武器,它的形式就是旧的,它的内容却是革命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伟大的艺术,应该为我们所欢迎所支持。”[11]

  1960年2月初稿于北京
  1961年11月27日修改
(发表于《文史哲》(山东大学)1962年第5期)

  [1]恩格斯在《德国推护帝国宪法的运动》(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一文和1865年2月5日致格·史略特的信中都曾提到这首歌谣,它的原文如下:“黑克尔、司徒卢威、布伦克尔、勃鲁姆和齐茨把所有德意志君主都打倒杀死!”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七卷,第12:7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

  [3]《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卷,第127页。

  [4]《革命歌谣选集》第一集,中央革命根据地铅印本,1934年版。现藏南昌八一纪念馆。这本选集共选了当时革命根据地“民众爱唱的歌谣”六十五首。因书皮脱落,无法辨其编者, 仅从前言后记中知道是《青年实话》杂志的丛书之一。可惜我们着到的只是第一集,当时曾 否出过第二集尚未可知。

  [5]最早提出收集、改编和制作革命歌谣的党的决议,是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原文见1998年东北书店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565-557页。

  [6]见《译文》,1958年第12期。重点为引者加的。

  [7]钟敬文《附会的歌谣》,见《歌谣》周刊,第七十八号。

  [8]克拉拉·蔡特金:《回忆列宁》,第13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

  [9]《杜勃罗留波夫全集》,俄文本第一卷,第453页。

  [10]方玉润《诗经原始》。

  [11]《革命歌谣选集》(青年实话丛书)第一集《编完以后》,1934年,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版。藏于南昌八一纪念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婷]书衣华彩:海派设计文化资源解读
下一条: ·[刘锡诚]拉法格的民歌与神话理论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马丽莎]东乡族口头歌谣的演说场域分类研究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国太]革命文艺的“生成”:川陕苏区红色歌谣创编机制研究·[解乐乐]渔业历史文化的镜像:《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