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锡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谣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25 | 点击数:12663
 

  革命歌谣的另一特点,是广泛地运用了犀利的讽刺和轻快的幽默的手法。俄国批评家社勃罗留波夫曾写道:“作家,尤其是讽刺作家,首先应该有一种信仰,因此,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人,其次应该具备把自己的信仰传给别人的那些本领。”[9]革命歌谣的作者——革命的人民,是有着丰厚的民间讽刺艺术的传统的教养的,他们有这种把自己的信仰传达给读者的才能。

  革命歌谣的讽刺的锋芒,主要对准了革命的敌人——妄图消灭革命力量的蒋匪帮及其他敌人。革命歌谣的笔锋深刻地揭露了敌人的丑恶面目,描绘了整个旧制度的讽刺画面。我们从革命歌谣中看到穷兵黔武、为非作歹的蒋匪和吸吮人民膏血的土豪劣绅的群象。如《新十杯酒》、《年关苦债歌》等作品,绘声绘影地描写出了他们盘剥人民、鱼肉人民的狰狞而目:如《刀尖对刀尖》、《一盏红灯照湖上》等,则写出了劳动人民、革命力量的威风和敌人的懦弱。

  幽默与讽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革命歌谣中,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鄂豫皖根据地流传过的一首《隔山观山》,用一种幽默的语句勾画出敌人的令人啼笑替非的形象:

  红军英雄智谋多,

  气得白军把脚跺;

  打来打去打自己,

  红军隔山来观火。

  像这首歌谣所表现出来的,人民作者一方面写了根据地人民和红军的乐观生活,另一方面又在敌我的对比当中描绘出敌人的形象。这首歌谣有着幽默的调子,有着讽刺的力量,其主旨在歌颂自己,但在歌颂自己的同时,又嘲笑了敌人的昏聩无能。读了这样的歌谣觉得有些好笑,然而正是这种令人发笑的幽默,才使这首朴素无奇的歌要发出了光彩。

  革命歌谣中的优美的抒情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优美的抒情是歌谣中惯用的手法之一,在革命歌谣中不仅短歌有抒情描写,而且在叙事性的歌要中也常常采用抒情插笔。清人方玉润在论述《芣苢》(《诗经》)时说,读了它“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不必细绎而白得其妙焉”。[10]这句话说明了抒情在诗中的作用。革命歌谣中的抒情描写,往往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或同情、怜悯、惋惜、热爱,或嫌恶、憎恨……使你受到了感情的影响,然而却“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种运用优美抒情描写和插笔而最成功的,要算送郎参军和送红军北上抗日的歌谣。这里我们且举陕南歌要《十送》为例:

  一送红军下南山,

  秋风耙雨缠绵绵,

  山里野鹿哀号叫,

  树树梧桐叶落完。

  红军啊!

  几时人马再回山?

  三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

  双双拉着长茧手,

  心像黄连睑在笑。

  红军啊!

  万般离愁怎能消?

  六送红军兔儿岩,

  两只白兔哭哀哀;

  禽兽也能通人性,

  血肉感情抛不开。

  红军啊!

  此外,革命歌谣还有许多特点,如显明的地方特色,也是不容忽略的。我们读着洪湖地区的歌谣时,会发现这里歌谣的浑厚有力,感情的粗犷豪放,以及借湖水而造成的许多优美的联想,如:

  洪湖水,大无边,

  洪湖浪头赛山尖,

  二十年前闹革命,

  红军志气高如天,

  老子牺性儿顶上,

  哥哥死了弟上前。

  又如:

  竭石可把长江堵,

  堵不住唱歌人的口;

  洪湖的水可以干,

  红色的歌不能丢。

  我们读着川陕边根据地的歌谣,便会发现它们以富于想象和感情的细腻,别具一格。陕甘陕北根据地的歌谣较多地接受了信天游的悠长明快、抑扬鲜明的调子,如:“一对对喇叭一对对号,一对对红旗空中飘”;“山羊绵羊五花羊,哥哥随了共产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婷]书衣华彩:海派设计文化资源解读
下一条: ·[刘锡诚]拉法格的民歌与神话理论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马丽莎]东乡族口头歌谣的演说场域分类研究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国太]革命文艺的“生成”:川陕苏区红色歌谣创编机制研究·[解乐乐]渔业历史文化的镜像:《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