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径危滩不改坚定志向
作为一名世纪学人,钟敬文跌宕起伏的学术人生与风云变幻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他98岁高龄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曾抱壮心奔国难,犹余微尚恋诗篇。”在那些风起云涌的岁月,在探究学术的前行道路上,钟敬文苦苦求索,志向不改。
新中国成立后,钟敬文得到了施展才华的全新舞台,他进入北师大中文系工作,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巩固了这门新兴学科。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郭沫若任理事长,钟敬文和老舍担任副理事长,他多年夙愿得以实现。这一时期,钟敬文马不停蹄投身学术活动,驰骋在学术世界之中。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将他打入了冷宫,1957年钟敬文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其后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其学术生命遭到严酷摧折。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已年过古稀的钟敬文倍感时光珍贵,他孜孜不倦毫无懈怠,焕发出学术上的二度青春。1979年,他为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而呼吁奔走,亲自邀集顾颉刚、容肇祖等七位著名学者联名倡议建立中国民俗学会。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钟敬文当选为理事长,成为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扛鼎之人。
尽管进入耄耋之年,但钟敬文跋涉的脚步仍不停歇,他除了撰写大量学术论文外,他还倾注心血组织编纂有“文化长城”之誉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歌谣卷、故事卷、谚语卷),两次组织全国高校教师编写了基础教材——《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在钟敬文等老一辈学者的共同努力下,1988年中国民俗学被列入国家二级学科目录,他为之奋斗了近80年的民俗学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钟老的学术研究不断攀上新的高峰,先后出版了《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十余部著作和数十篇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这些成果标示着民俗学科的不断进步,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钟敬文对学术理想一直秉持“执着如怨鬼”的精神,直到 2000年时他还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民俗史》,此时已年近百岁的他似乎不知老之将至。据钟敬文的弟子萧放回忆,在钟老临终前十天,他还在为北师大民俗学重点学科的建设问题给教育部领导写信,“钟敬文”三个字的签名,成为他完成数百万字著述之后的绝笔。而这正如钟敬文自己所表白的心迹:“我一息尚存,就要为所从事的事业竭尽智能。因为它已经成为我整个生命的全部了。”正如中国社科院教授、民俗学者施爱东所说,没有钟先生就没有今天的民俗学,如今中国民俗学科60%以上的从业者都是钟先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
未能再回故乡看一眼成遗憾
从青年学子到一代宗师,钟敬文在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高峰,为后人留下了中国民俗学的丰厚遗产,而他自己,或颠沛于乱世中,或埋头于事业上,从上世纪20年代踏出故乡海丰后,他连一个重回老家看看的愿望都未能实现,留下此生的一大遗憾。临终前钟老最后说了两句话:“我想回老家……我想回广东……我想回海丰。”“我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此情绵绵,既蕴含了对一生钟爱事业的不舍,也包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在钟敬文诞辰110周年之际,故乡海丰为其举行纪念大会,钟敬文的女儿钟宜教授、孙子钟焱先生来到海丰,深情地回忆了钟老对故乡始终挥之不去的无限深情。
钟焱讲述说:“祖父自从年轻时离开故乡后就再也没有踏上这块土地,但他老人家从未忘记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从他的很多篇诗词、散文中都体现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从我记事起,我就听我祖父在闲暇时手拿诗书,用一种很奇怪但很有韵味的声音进行诵读,直到前几年回海丰时,在与叶良方先生的交流中才知道是海丰当地的一种吟诗的方式和发音。八十年代后,曾有多位香港及家乡的宗亲去北京,到家中看望祖父,祖父每次见到来人都很兴奋,用家乡话和来人进行交流,询问家乡的情况,不时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情,但是终因年龄太大加之工作繁多一直未能回家乡看一眼,以至于在临终时还说道‘想回家’。这也可以算是他老人家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生平简介
钟敬文,原名钟谭宗(1903年-2002年),是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1950年后任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等职。出版有《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等著作,是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
(本版历史图片由钟敬文先生家属提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2013-03-25 11:0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