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肖彤]正白旗下的掌故
  作者:肖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25 | 点击数:7162
 

  1920年代中期,傅芸子受聘为京报社和建设通讯社编辑,同时担任《京报》、《北洋画报》、《北京益世报》、《小说世界》、《文字同盟》等报刊撰述,其中尤以发表在《益世报》副刊《益世俱乐部》上的文字为最多,连载有《春明鳞爪录》、《书林闲话》、《芸窗杂缀》等。傅芸子弟惜华,当时年未及弱冠,而笔力之健不逊乃兄,同时在《益世报》连载《清代艺术谈》、《鉴赏零话》、《读词小记》等。有时同一期内,兄弟二人各发数篇,以至包办整个版面。此期间傅芸子在戏曲界甚为活跃,曾参与发起组织醉韶社、昆曲研究会、北平国剧学会等,又参与创办和编辑《北京画报》、《南金》、《国剧画报》《戏剧丛刊》等。

  1932年春,傅芸子受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之聘,东渡日本,同时在京都大学兼任教席,讲授汉语。1871年与中国建交后,日本逐渐放弃传统的唐话(南方音),而在汉语学习上以北京官话为准,而旗人的官话被认为是最地道的。早在1876年,旗人薛乃良便应聘赴日教授汉语,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和仓石武四郎在北京留学时,也曾跟着旗人奚待园讲读《红楼梦》。傅芸子既具备天生的条件,又有在华语学校的经验,教学工作自然驾轻就熟,其间并编有《支那語會話篇》一册。此书又名《小北京人》,与Le Petit Parisien(《小巴黎人》)、The Little Londoner(《小伦敦人》)、Der kleine Deutsche(《小德国人》)等同一取义,是一种采用问答体的教科书,兼介绍北京风物,对于现在研究北京历史文化也很有参考价值。

  1942年初,傅芸子回到日伪控制下的北平,出任北京图书馆编目部主任,同时任教于北京大学文学院,编有《俗文学研究大纲》讲义油印出版。1946年10月,北平《新生报》开辟了《故都文物》副刊,溥心畬挂名主编,实际由傅芸子负责。1946年底,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作为满族代表出席大会的溥心畬、毕天民、穆精阿在会场上遭到了一些民国元老的奚落和攻击。返平后,溥心畬命傅芸子、宪度之等联络满族同胞,成立一个群众团体,作为进一步提出要求平等待遇满族的后盾。该组织后定名为“满族文化协进会”,在成立大会上傅芸子当选为主席团成员。1947年7月,傅芸子与弟惜华在《华北日报》上创办了《俗文学》周刊。1948年11月10日,傅芸子因心脏病遽逝于北平。十六天后,《俗文学》刊出最后一期,发表了俞平伯、王重民、吴晓铃、李啸仓、阎万章等人的悼念文字。

  傅氏治学,前期主要以北京风土掌故之学为主。傅芸子早年发表在华语学校校刊上的文章便大都与此相关,如《春明闻见录》、《春明物产小志》、《雍和宫识略》等,此后驰骋于报界,则专以此类文字招徕读者。傅芸子出身旗族故家,写这些自是当行,取材多亲见亲闻,而又注重实地考察,非仅辗转稗贩者可比。如收在《人海闲话》中的《戒台寺》、《吗噶喇庙》等篇,最能见其特点。另值得一提的是,傅芸子居日期间,于尊经阁文库中发现了明人沈榜所著《宛署杂记》,治北京历史风土者,莫不知有此书,但久佚于中土。傅芸子得见之后,叹为异觏,连续作了《明代北京八绝》、《沈榜〈宛署杂记〉之发见》、《从〈宛署杂记〉所见明代的京俗片影》等文为之介绍,并曾进言尊经阁文库当局,将此本影印流传,惜未能实现,直到1961年,北京出版社才根据原书的摄影胶卷排印出版。

  傅氏另一治学重点是俗文学,举凡小说、戏曲、民歌、曲艺以及敦煌俗文学等都曾致力研究,且特别注意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如《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在日本的发现,曾被鲁迅称为小说史上的大事,1926年,汉学家盐谷温主持将此书影印了一百部,因数量少,在中国较为稀见,至1929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出版后,才广为流传。而傅芸子很早便得到此书,并在1927年出版的《南金》杂志创刊号上开始连载他校录的本子。旅日期间,傅芸子更是遍访日本各公私藏书机构,收获颇丰。对这些新材料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收录在《白川集》中。除了论文的撰写,傅芸子还曾编辑了一部《明代俗曲选集》,在《艺文杂志》中已有广告打出,列为“艺文丛书”之一,但似乎并未真正出版。对于敦煌俗文学的研究,傅芸子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三期刊有杨晓华《傅芸子先生的敦煌俗文学研究》一文,总结较详,此不赘。

  傅氏旅日十年,于日本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并特注重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方面的著作,以《正仓院考古记》为最重要。其他相关文章,散见于《艺文杂志》、《中和》、《东光》、《日本研究》等刊物,有待整理。在日文翻译方面,现仅看到一篇译黑田源次《中国版画史概观》,据说傅芸子曾计划翻译佐伯好郎关于中国基督教史以及原田淑人关于中国服饰史的著作,但都未见成书。据《顾颉刚日记》的记载,傅芸子有一女嫁与苏州学者王謇之子,不知其后人手里是否还有遗稿留存。

  由于体例和篇幅所限,《人海闲话》一书主要收录的是傅芸子谈旧京风俗掌故的小品,无法全面展示傅氏的学术成果,在编校上也稍有疏失。近日浏览此书编者赵国忠先生的博客,发现正在陆续公布他所搜集到的傅氏文章篇目,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更加全面的《傅芸子文集》,但愿这不是奢望。 ■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2-07-1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辽]刘锡诚:三十五年四“转身”
下一条: ·钟敬文:一生耕耘民俗学 百岁登顶为文宗
   相关链接
·[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石圆圆]都市新风土记:人间关系的再创造
·[季中扬]风土人情:地方性问题的民俗学视角·[唐茹玉]试论江南民俗对瞿秋白的影响
·[刘旭青]乡土谣谚的文化功能及其民俗价值·[刘凯绮]论《游宦纪闻》中的风土人情
·[刘旭青]谣谚的文化旅游广告功能·“人神比邻:北平城的神性空间”的北大博雅讲坛在北京举行
·李传军:《汉唐风土记研究》·[许辉]历史民俗学视野下的汉唐风土记
·赵珩谈老北京的岁时节令戏·《北京四合院志》出版 记录北京四合院建筑风貌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叫卖声·[老舍]北京的春节
·[吴裕成]“希望为祖国民俗学事业的推进而努力”·[赵国忠]《人海闲话》出版说明
·万建中:现代建筑也是历史产物·老北京如何应对水患?
·岳永逸:《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傅芸子:《人海闲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