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蒋原伦]文物与宝物
  作者:蒋原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25 | 点击数:7381
 

 二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文物的概念和宝物的概念是不同的,分开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概念是交叉的,有时是等同的,难以分清的。

  宝物是独立的,不需要衬托,无论在珠宝店,在博物馆,还是私家收藏那里,都会射出耀眼的光芒,让所有的人眼前为之一亮。文物是要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中,在一定的语境里才有价值。今天来看,莫高窟的一切,哪怕是一抔黄土都是宝贝,可是那时节,莫高窟几近废墟,只有王圆箓(或许还雇一两个人)在那里忙碌,清理。谁也不认为藏经洞里的这堆什物有多么重要的价值。这跟卞和献璧不同,和氏璧是宝贝,楚王或楚王的近侍、玉工等有眼无珠,不识荆山之玉。而敦煌的情形与此不同,那些纸本和经卷只有在现代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和宗教研究者的视野中才有价值,所以要等到斯坦因和伯希和等人的登场,才显出意义来。

 
西夏碑拓片,其大字释为“敕感应宝塔之碑”

  这是很悖谬的事情,王圆箓和斯坦因造就了敦煌学,却同时背负了罪名,如果,当初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后,胡乱处理,甚至烧纸取暖,反倒不会有人指责,王道士只是无数道人中较为寻常的一个。或者说斯坦因拿走这些,没有送回英国,途遭不测,文物失散,反倒不会有人指责。事实上,他多次考察西部中国,在没到敦煌之前的1900年,已经在从喀什到和田的途中搜集了大量的文物如陶片,钱币、金属器皿、简牍、写本、画像等等,若没有敦煌学的崛起,则可能他的这些占有,没有多少人会记得或提及。在国人眼里,他最多是一群西方探险家和考古学者中面目模糊的一员。然而有了敦煌学,情形就不一样了,或者说敦煌学越显赫,他们身背的罪名越重。其实,敦煌学并不是必然会有的,这是意识历史或者观念历史的产物,正是斯坦因和王道士的偶然相遇,给了历史以产生敦煌学的机遇,当然还要有伯希和的跟进和法国汉学研究的兴盛,否则,以中国(或大清)当时的情形而断,恐怕这类文献资料被毁弃和埋没的情形居多。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虽然是千载难遇,但以中国地域之广,历史之悠久,类似的情形一定会重现,特别在西北之地,气候干燥,东西不容易腐烂,成捆成堆的文物出土,保不齐会有岐山学、丰镐学、凉州学等问世。依中国自己的深厚的金石、小学、考据研究传统,似乎接下来应该有这个学那个学的产出,但是实际情形是莫有。所以还是这句话,敦煌学并不必然会产生。真所谓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华大地还没有产生如法国的敦煌学、西域史学的土壤(所以中国敦煌学的开拓者是法国留学回来的常书鸿,很顺理成章)。即便是战争消弭,情况也不乐观。北京城墙就是在和平年代消失的,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当然我们可以为此找到许多理由,如为了首都的发展,为了经济建设;此一时彼一时,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来要求当时等等。但是,同样我们也可以为王圆箓找到许多理由,为了莫高窟的发展,为了道观建设的需要等等。笔者很欣赏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的某些篇章,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在《道士塔》一文中将那么尖刻的责难加于王道士一身。一些中学课本又恰恰选了这一篇散文,使王道士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了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就需要牺牲一些小人物?当初北京城墙拆毁前,梁思成等著名学人曾苦苦劝阻并反复陈述理由,尚且没有奏效。而王道士身旁毕竟没有先觉先知者的劝诫,倘若有,我想敦煌文物的命运一定会比北京城墙的命运要好些。

  或者是有识者得之吧,斯坦因欺骗也罢,装出一副虔诚的样子也罢,总之他认定这是宝贝,尽管其时他基本读不懂这堆东西(斯坦因不懂汉语),汉学与语言学方面的功底不及伯希和深厚,眼光和识断也没有后者老到,所以掳走的东西反而就更多,强烈的文物意识驱使他席卷一切。于是斯坦因得到了卷子,王圆箓得到了银子。除了斯坦因和伯希和等,又有谁会将它们当作宝贝来看待?大清皇朝摇摇欲坠之际,好像什么学问都没有意义。这不是指当时中国没有识者,而是整体上,社会意识层面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那时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尚未在中国生根,那些个不起眼经卷、写本尚未有后来所赋予的那些非凡的价值。这里还应该看到,伯希和满载敦煌文物的马队堂而皇之地到郑州,又换乘火车到北京,然而再下南京和上海,引起了一些中国学者的关注,他们“为伯希和举行了一次宴会,并且结成一个社,以选择他携带的那批文献中的珍贵者,影印发表和刊印成一大套书。他们甚至要求伯希和作中间调停,以便将来能在巴黎方便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参见耿昇《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与法国敦煌学研究》,载《法国敦煌学精粹》),只是没有看到官方和学术界的交涉和赎回的要求:如这些珍贵文物应该留在中国等等。

  现在想来,斯坦因伯希和等倒是真正的文化苦旅者,即便交通发达的今天,我们依旧可以想见百多年前塞外大漠旅途的艰辛和种种风险,飞沙走石,风餐露宿。但他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或喜出望外的东西,中国却失却了本不应该失却,然而在那个年代却不太可能完好保存的东西。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13年03月25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景军]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
下一条: ·[杨绍军]西南联大与中国彝学研究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孙芳]展览语境下的民俗文物价值阐释与传播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