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刘德龙:山东应尽快建设省民俗文化博物馆
  作者:记者 赵晓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2-26 | 点击数:5113
 


  全国已有近半数省份建立民俗(民族)博物馆或陈列馆,山东是农耕民俗文化大省,却没有一家省级民俗文化博物馆。省政协委员、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呼吁———

  本报2月24日讯(记者 赵晓林)“这次的春节民俗场景式展览举办得很成功,没想到这么多人对这些老东西感兴趣。如果山东民俗文化博物馆能尽快建设起来就更好了!”这是山东省政协委员、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在近日举行的“春节民俗场景式展览”现场对记者说的话。

  建立山东民俗博物馆山东民俗学界的梦想

  清末民初的木版年画,奇趣横生的民间玩具,从老济南新春过年的传统习俗,到山东人家过年的喜庆布置,上千件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器具、实物和装饰,烘托出山东传统年节风情。这是日前在山东民俗文化陈列馆开幕的“春节民俗场景式展览”中展出的民俗物品。这次展览的举办地点在济南大学西校区内的山东民俗文化陈列馆。

  刘德龙正是山东民俗文化陈列馆建立的积极推动者,他今年在省两会上提交的提案是建立省级和地方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园区。而早在2010年的山东省两会上,刘德龙等10名政协委员就联合提出过建立山东民俗博物馆的建议。

  刘德龙告诉记者,建立山东民俗博物馆,一直是山东民俗学界老中青三代人长期以来共同的梦想。“20世纪80年代,我在省委宣传部从事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所谓的旧风俗应该被科学辩证地分析对待,不能把所有的习俗都作为糟粕来扫除。90年代初期我负责《山东省民俗志》的编撰,我们做了大量田野作业。当看到为数不少的民俗文物大量湮没、散失,传统民居被拆掉,民俗事象濒临灭绝时,我感到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的筹建几经波折、困难重重。到2006年,刘德龙积极争取到党政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支持,筹措经费,选择馆址,收集民俗文物,带领省民俗学会进入实质性筹备工作,众多民俗学者也以不同方式不断地为早日建立一个山东省民俗博物馆奔走,才促成了山东民俗文化陈列馆的落成。

  山东是民俗文化大省但没有省级民俗博物馆

  刘德龙介绍,山东民俗文化陈列馆只有600平方米的空间,所以很多展品只能轮流展示。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民俗馆建成取名的时候没敢叫民俗博物馆,降低标准改成了民俗文化陈列馆。”山东民俗文化陈列馆除了具有陈列功能,还有科研功能。省民俗学会和济南大学在此共建民俗与非遗研究基地,下一步在校科研人员和校外科研人员将组成科研队伍,进行民俗和非遗方面的研究。

  刘德龙表示,现在全国已有近半数省份建立了民俗(民族)博物馆或陈列馆,市、县两级的这类展馆也已经数以千计。遗憾的是,山东这样一个农耕民俗文化大省,不但没有省级的类似场馆,市级公办的也只有菏泽市一家。县级的则只有高密等寥寥数个县,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中设立了相关展区。

  列入省文化建设规划提早着手收集民俗文物

  刘德龙认为,这种状况与山东文化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俗文物、器物和口口相传的民俗文化大都面临“灭顶之灾”,建立省级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市、县级民俗文化博物馆或陈列馆,以及民俗文化园区迫在眉睫。

  他提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把这个问题列入山东省文化建设的规划。有关部门在博物馆或园区建设之前,就应着手收集民俗文物、器物,搜集整理各方面民俗事象。这样既可抢在这类物品和事象湮灭之前集中起来,不致散失,也可根据资源多寡,在规划建设或改造相关场馆时量体裁衣。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 2013年2月25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陶立璠:民俗摄影应和田野调查相结合
下一条: ·万建中:现代建筑也是历史产物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季中扬]新乡贤与乡村民俗文化治理·[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