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京
习俗众多,家家户户除夕贴“万年红”
古人的忙年活动,可从宫廷的年事准备中看出些道道来。记者在南京市档案馆查询馆藏资料时发现,清朝宫廷的年节活动被记载得十分详细。活动的高潮在除夕、正月初一(旧称元旦)两日,但自十二月初,迎新年的准备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了,要一直忙到正月十五。
十二月初,皇帝开笔写“福”字,贴在宫殿、园囿各处,有时候也会写对联或“宜入新年”、“一年康泰”等吉祥话,贴在内宫寝殿里。到十二月十七日(后改为十九日),宫中就开始放爆竹了。皇帝在宫中行动,每过一门必放爆竹一声。腊八,宫廷还会派王公大臣监视煮粥供佛。
十二月中下旬,宫中要“择吉祭宝”,就是把印玺洗拭后,暂时不再使用,这意味着宫廷放假了,直到来年正月才会再择吉行开宝礼。同时,宫内还要张挂门神。十二月二十三日,坤宁宫祭灶,要准备供案、备香烛等。供品共三十二种,必须有南苑猎取的黄羊一只,奉天(今沈阳)内务府进贡的麦芽糖。到了除夕和“元旦”,各色年货已经准备齐全。皇帝、皇后等要分别到宫外拈香礼佛,设供祭祖。其后,请安、道喜、用膳、看戏都不能少,习俗众多。直到忙完十五,“年”才算真正过完。
小贴士:在古代,南京人称对子(春联)叫“万年红”。除夕家家户户贴万年红,是由朱元璋倡导的。“红”与“朱”同义,暗含子孙千秋万代,坐拥江山。与汉族用红纸不同,清宫春联用白绢书写裱于框架,这是满俗。
民国人家
难忘香甜的“炒米糖”
家住南京汇林绿洲的李丽辉老人,出生于1910年8月,今年已103岁高龄。李老早年毕业于“民国首都女子法政讲习所”(今太平南路东侧),那是旧中国唯一培养女子法学人才的机构。
在她的记忆里,腊月二十四拜过“灶老爷”后,家家就开始忙碌起来,扫尘、办年货、买鞭炮、贴春联……一直忙到除夕。“拜灶老爷是‘上人’拜,我们小孩是不给拜的。小时候家里穷,扫尘其实就是把地扫扫干净,不过这也有讲究,东西只能往家里扫,不能往外扫。”李老回忆道。主妇当然更有额外的“工作”,要给家人做新衣新鞋新袜,尽管是布鞋布袜布大衫,但也总要上下一新。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到了腊月二十六、七,大家小户,一片做年菜的热闹声。“有钱人就大鱼大肉地准备,穷人就平平淡淡地过。”李老说。对她而言,小时候过年,给她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炒米糖”。
在江苏农村,只有过年才会做炒米糖。“把米淘了煮,晒干后用坛子装起来密封。客人来了就用开水一冲,糖一拌。”李丽辉形容道。米面、白糖都是过年前几天到集市上买的,钱不多,工序也不复杂,吃起来,甜蜜蜜,回味无穷。“有钱人家不吃炒米糖,他们一般吃‘金果’(又称‘果子’)。”先要和面,然后在面里加上糖、油、糖稀。接着把面搓成团放锅里炸。炸到金黄色捞出来就可以了。除此之外,除夕晚上全家人有时还会忙着包些元宵,有实心的,有芝麻的,用来招待客人。
小贴士:李老说的祭灶时间是腊月二十四。实际上,在明朝,送灶的时间有“军三民四龟五”的说法。记者找到民国时期南京民俗学家夏仁虎先生的《岁华忆语》,其中写到官府及卫所驻军等送灶日定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普通平民百姓为农历腊月二十四,妓寮、乐户、优伶等则皆为农历腊月二十五。
解放初期
兄弟姐妹们抢着贴春联抹窗子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忙年,对家住南京双乐园小区的赵正师傅来说,是一段欢乐的时光。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就父亲一个人挣钱,日子过得比较拮据。那时每每进了腊月,就会听到稀疏的鞭炮声,预示着新年的来临,生活里也增加了一些忙碌的气氛。父母商量着给孩子们买鞋做衣服,家里买点鱼肉菜蔬、再置办点锅碗筷子等等。
赵师傅说:我母亲那时候总念叨,腊月二十三,要忙起来了。南京民谚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年糕;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年夜……打扫屋子、抹窗户、买糖果、买红纸、贴春联,姊妹们都争先恐后地干着;母亲更多的是洗被褥、做针线;父亲则忙着弄吃的,例如熏鱼、炖鸡、煮猪头、煮花生米准备拌小菜等等。
小贴士:在老南京人的传统中,招待客人必备的就有装有四色糖的果盘,分别是:芝麻糖、花生糖、交切片和寸金糖。跑糖果店备齐四色糖是老南京人忙年必做的事情。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2013年2月3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