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李其名]从乡村仪式到文化景观:洋蛇灯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作者:李其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2-03 | 点击数:12126
 

  【参考文献】

  [1] 李曙光。大邵洋蛇灯节[J]。民俗研究。1996(1):56.

  [2] 叶键,叶蕤。发展与导向:“肥东洋蛇灯”的传承与保护[J]。文艺争鸣。 2011,(6)。

  [3] 马彦。从蚌埠双墩墓器物纹饰探古淮夷地区蛇图腾形成因素[J]。宜春学院学报。 2011,(5):113.

  [4] 巫鸿。礼仪中的美术[M]。上海:三联书店, 2005.

  [5] 雪女。洋蛇灯:18 年一现,舞之蹈之[N]。安徽市场报。 2009-6-15(B6)。

  [6]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32.

  [7]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1.

  [8]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98.

  [9] [英]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M]。成都:巴蜀书社。 2005:1.

  [10] 罗敏。近百米洋蛇灯新年重现舞姿[N]。合肥晚报。2012 -01 -10 http://www.ah.xinhuanet.com/hfnews/2012-01/10/content_24512058.htm

  [11] 陈韬文,马杰伟,长潇潇。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J]。传播与社会学刊。 2011,(18):228

  [12] 厉无畏。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与产业创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42

  [13] 万艳芬。汉阳舞高龙习俗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28

  [14] 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J]。体育科学。 2008(4):84

  [15] [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 1989:154-155

  [16] 黄海波,詹向红。传播学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媒介建构———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江淮论坛。 2011,(2):154.

   (本文刊于《江淮论坛》2012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雷勇]论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及其现代建构
下一条: ·[景军]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
·[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刘忠帆]孟姜女传说水文化景观叙事研究·[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
·[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
·[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房晓燕]婚礼仪式情境下的阶序性亲属关系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