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刘锡诚]周扬与我国民间文学事业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2-03 | 点击数:11091
 

  注释:

  [1] 周扬《谈文艺问题》,《晋察冀日报》,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第2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3月,北京。

  [2] 《开展群众新文艺运动——文教会上周扬同志总结报告》,《解放日报》1944年11月21日,延安。

  [3] 周扬《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大会开幕词》,《周扬文集》第二卷第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0月,北京。

  [4] 钟敬文《周扬和民间文艺》,《忆周扬》第332—340页。

  [5] 《中国歌谣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合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6] 这个序言,后收入《周扬文集》第5卷中,文字上略有改动。

  [7] 据个人笔记。

  [8] 陈伯达《厚今薄古,边干边学》,《人民日报》1958年3月11日。此为当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陈伯达应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郭沫若的邀请,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朝戈金] 远行的“故事歌手”──追怀弗里
下一条: ·以田野经验书写学术史: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董晓萍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