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马曼丽:《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09-210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4页。identities本身具有“身份”、“认同”、“特性”、“同一性”等含义,本文使用的是“认同”之义。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8年。
④(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14页。
⑤(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33页。
⑥(美)罗伯特·墨菲著、王卓君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60-261页。
⑦类似的表述还有“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祖籍记忆”,这些表述用语适用的语境和内涵可能并非完全一致,但有许多内容是交叉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文化认同概念的多维性与动态性。详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等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杨晋涛、俞云平:《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祖籍记忆”——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个案比较》,载《世界民族》,2007年第6期。
⑧(黎)萨利姆·阿布著、萧俊明译:《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载《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5页。
⑨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72页。
⑩陈建民:《当代中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辛旗:《诸神的争吵——国际冲突中的宗教根源》,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111-117页。
(11)Anthony D. Smith,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Oxford:Basil Blaekwell,1986,pp.22-30.
(12)Anthony D. Smith,The Nation in History:Historiographical Debates about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Hanover: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2000, p.65.
(13)(法)马克·富马罗利著、萧俊明译:《“我是他人”:对于同一性的误解》,载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第34页。
(14)由于族群的认同关涉诸多方面,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表述方式,如政治(国家)认同、族群(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地域认同等。它们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甚至还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如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所强调的高层次认同,族群认同则是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进行的群体认同。可以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的精彩论述为例。他说:“中华民族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高层次认同,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低层次认同,不同层次的认同可以并行不悖。”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著名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则认为,认同包括了“合法性认同”(legitimizing identity)、“抗拒性认同”(resistance identity)和“规划性认同”(project identity)。详见(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6页。这些论述为理解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路径。
(15)咎涛:《被承认的问题》,载《读书》,2009年第2期,第42页。
(16)(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
(17)我国共有31个跨界民族,占我国民族总数的55%。这些跨界民族成为我国和邻国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是中国在处理与邻国关系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详见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二十六、二十七章;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五章;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傣各族渊源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18)陈衍德:《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19)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32页。
(20)(以)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8-22页。
(21)常宝:《试论全球化与族群文化的自主性问题》,载《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第51页。
(2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载《费孝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48页。
(23)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载《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第5页。
(24)王建娥:《民族分离主义的解读与治理——多民族国家化解民族矛盾、解决分离困窘的一个思路》,载《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21页。
(本文原载《世界民族》2011年2期第9~1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