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首《序》,北京:中国书店影印上海文瑞楼刊本,1987年。
【2】载罗振玉校补:《雪堂丛刻》(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298—299页。
【3】1921年王国维编辑的《观堂集林》卷三收载《明堂庙寝通考》,已经删去上引此段文字。
【4】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第一章《总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5】载《东方杂志》第19卷3号,1922年2月。
【6】载《学衡》第45期,1925年9月。
【7】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第一章《总论》,第4页。
【8】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第四章《商诸臣》,第52—53页。
【9】《尚书?多士》,王世舜:《尚书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按:此篇应出于西周之初周公旦所撰。
【10】司马迁:《史记》卷一三《三代世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1】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古史辨》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3页。
【12】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106页。
【13】梁启超:《新史学》,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页。
【14】见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载《古史辨》第二册。
【15】李玄伯:《古史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载《占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0页。
【16】以上引文均见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
【17】傅斯年:《谈两件努力周报>上的物事》,载《古史辨》第二册。
【18】以上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年,第12—13页、第23页。
【19】参见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20】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载《古史辨》第一册,第62页。
【21】参见李学勤:《遂公盈与大禹治水传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23日。
【2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69页。
【23】王晖:《大禹治水方法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3页。
【25】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26】王晖:《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考古学报》2007年第1期。
【27】《广弘明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释法琳:《对傅奕废佛僧表》引《竹书纪年》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