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钟敬文:五四之子 民俗之父 性情诗人
  作者:李培 刘晓春 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1-17 | 点击数:11429
 

  学人精神

  既有传统文人家国情怀

  又有现代学者自觉意识

  南方日报:尽管被一些学者和不少媒体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但他生前却曾多次说过这样的话:“我去世以后,墓碑上写‘诗人钟敬文’这几个字就够了。”如何评价钟敬文身上的诗人特质?

  刘晓春:他是一位性情诗人。上个世纪20-30年代是钟敬文散文创作的高峰期,后结集出版为《荔枝小品》(1927)、《西湖漫拾》(1929)、《湖上散记》(1930)。他的散文一直备受选家、评论家和读者的承认与赞赏。1935年,阿英编《现代十六家小品》,标准甚严,钟敬文与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冰心、苏绿漪(雪林)、叶圣陶、茅盾、落华生(许地山)、王统照、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鲁迅、陈西滢、林语堂等作家并称现代小品十六家。同年,郁达夫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收录了钟敬文的多篇作品。有人认为钟敬文的散文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感伤主义的情调。

  对于自己的学问,钟敬文曾经多次自我评价:我的学问,做得最好的并不是民俗学、民间文艺学,而是诗。他甚至很深情、很认真地说过,百年之后能在墓碑刻上“诗人钟敬文”足矣。钟敬文以此表明自己与诗歌乃至文学密切相伴的一生,其实,“诗人”更是他的生存模式、他的人生境界。钟敬文一生作诗上千首,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钟敬文文集》(诗词卷)就收录了800首,其中大部分是旧体诗。钟敬文历经百年,有大量的诗歌感慨世事的沧桑苦痛,以致“诗人怕问苍生事”。抗战爆发后,钟敬文毅然割舍一切,仅携一部陆游的《剑南集》投笔从戎,写下了“日暮军笳动离席,豪情别意两难平”,“辕门草檄每宵分”,“春阳如雪照戎装”等壮美诗篇。他的诗记录了自己与柳亚子、郁达夫、冼星海、俞平伯、聂绀弩、冰心、冯雪峰、夏衍等人的交往与深厚情谊,“江南自有春如海,不寄梅花只寄诗”,他以诗的形式,表达他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他曾三次到柳亚子的墓前致奠,在“森森丛柏余清响,寂寂幽花递晚香”中写下了多首感人诗篇。

  南方日报:回顾钟敬文80年的学术生涯,他那种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学术精神留给后人的启迪是什么?

  刘晓春:钟敬文的百年人生,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换以及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时期。他的诗歌散文体现的个人气质,兼具古典的精致优雅与五四文人的感伤忧郁。他的学问功业,既满怀中国传统文人的家国情感,又深具现代学者的学科自觉意识,执着坚韧,孜孜以求。钟敬文以及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化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对于启迪、动员民众力量,起到了积极的先导作用。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当代,钟敬文关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学说及其实践,对于当前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多样性,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确立民众创造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民族国家文化中的正面价值,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13年1月16日 A21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非遗也是一种文化软实力 不该成为“非常遗憾”
下一条: ·朝戈金:建立民族文学研究的学术自信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