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王焰安]桃文化略论
  作者:王焰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2-06 | 点击数:11884
 

 

探讨中国文化,必须对具体而微的文化载体或文化现象进行剥离分析,方可寻绎出文化观念产生与发展的依据和文化取向的价值标尺。
在汉族人民的文化观念中,桃蕴含着吉祥如意、辟邪逐鬼、祈福祝寿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潜存于民族心理之中并通过民俗活动而得以引申、发展、整合、变异等,本文试图对之所蕴含的这些意义略作论述。
 
 
史书上虽然没有有关桃图腾崇拜的明确记载,但是,当今学者张振犁先生通过对神话和有关记录材料的爬梳、考察与分析,认为夸父族是以桃树为图腾的氏族;[1]王大有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认定:桃为夸父族的图腾,夸父死而化桃,即死而返祖归根之意[2]。
夸父氏族为什么以桃为图腾呢?诸位先生未尝论及。但根据图腾文化法则,似可推测出夸父氏族以桃为图腾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夸父氏族所生活的环境可能是在茂密的桃林中。据考证,桃原产于我国,遍及东西南北,其中以华北、华东、东北栽植最多。而夸父氏族的活动范围主要为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山西的东南部和陕西的东部[3],正好是桃的盛产区。第二,茂密的桃林为夸父氏族带来了累累的硕果,提供了一定的食物资源。根据桃的进化规律,桃的成熟期是逐渐提前的,时代愈早其成熟期则愈晚,《尔雅》所载的“冬桃”即为证明。在以采集为主的经济时代,于寒冬腊月食物匮乏的情况下能够吃到鲜桃,无疑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因之,为夸父氏族提供了某种生活保障,但是过量的食桃则又会给人带来疾病,因“生桃多食,令人膨胀及生痈疖,有损无益。”[4]当时的夸父氏族成员对此不能理解,便对桃又生出了一种神秘感。第三,原始初民把具有多籽(子)特征的动、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或崇拜物,希望自己的氏族人丁滋盛。桃因“性早花”、“易于栽种,且早结实”而“子繁”,“字从木、兆。十亿曰兆。”故生活在桃林环境中的夸父氏族便理所当然地希望氏族子孙的繁衍如桃之“易植而子繁”[5]。第四,从桃的外形来看,桃之结合部形如女性生殖器,如今民间尚有骂作风不正之女子为“贩桃子”的骂人语,贩桃子者即贩生殖器也。赵国华先生从生殖崇拜的角度,亦推测出了“远古先民曾将桃作为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的结论[6]。所以,具有浓烈生殖崇拜意识的夸父氏族成员便对其产生一种崇敬之情,祈望氏族兴盛。第五,桃具有多种药物医治功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桃实、桃仁、桃毛、桃臬、桃花、桃叶、桃茎、桃树皮、桃树根、桃胶、桃符、桃橛”均能治疗多种疾病。这些医治功能,在“万物有灵”时代的氏族成员看来,是冥冥之中的神灵在护佑他们,故易对它充满了敬畏之情。
虽然夸父氏族不是强盛的氏族,没有强迫别的氏族接受自我文化意识的能力(如夸父“道渴而死”),但是随着其氏族成员的不断迁徙、征伐、开疆扩土(有人曾考证出夸父氏族的迁徙路线为经湖北南迁至湖南沅陵、零陵一带[7]),桃图腾崇拜的观念也逐渐影响到了相应的氏族(如龚维英先生认为“桃是楚族的次生态图腾”“持之有故,言之成理”[8]),并进而传承于汉民族(流传于世的风物传说虽是人们某种心理倾向的反映,但却或多或少地寓含了这一信息。如《朝野佥载》五载:“辰州东有三山,鼎石直上,各数千丈。古老传曰,邓夸父与日竞走,至此煮饭。山三石者,夸父支鼎之石也。”《太平御览》四七引《郡国制》:“台州覆釜山,……有巨迹,云是夸父逐日之践。”五六引《安定图经》:“振履堆者,故老云:‘夸父逐日振履于此,故名之’。”卷三八八引盛弘之《荆州记》云:“零陵县上有夸父迹”)。
 
 
图腾文化法则认为,氏族成员与图腾崇拜物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即图腾物是氏族成员的共同祖先。这种图腾文化法则反映到桃上便衍生为桃能生人的文化观。
桃能生人的文化观在民间习俗中具体表现为向桃祈求生育,这是向图腾求子即图腾生人意识的反映。如“河北上安镇妇女成婚后,过了一段时间,没有怀孕,或常常流产难以座胎,便到当地的娘娘庙里去‘讨孩子’。‘讨孩子’的做法很简单,即采摘庙内‘面桃树’上的桃子吃下,吃一果可生男,吃二果可生女。吃后如愿,来年需制作‘面桃树’还愿。‘面桃树’制法如下:用半两左右的面粉塑做‘桃子’,上锅蒸熟,出锅后彩绘,然后采折一桃树枝,将‘桃子’挂在枝头,并用绿纸配以枝叶而成。”[9]旧时江淮民间不孕妇女常将桃木人带在身边,祈求生育,其中桃木人的男根刻得特别的大。[10]
 
 
图腾文化法则表明,图腾物负有保护氏族生灵的职能,如柯斯文所言:“氏族的图腾变为本氏族的特殊保护者。”故其能够帮助氏族成员禳灾获福。这种图腾文化法则反映到桃上就衍生为桃能祛除邪恶、禳灾逐鬼的文化观。
桃能祛除邪恶、禳灾逐鬼的文化观主要体现在居处、人生礼仪和人生活动、生产活动、战争复仇之中,并通过神话传说和民俗活动进行传承,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意识。
居所本是人们的休闲场所,但由于地磁、风向、阳光等自然因素的不同,有的居所人丁兴旺,有的居所却病亡不断,故人们认为居所是影响家庭兴亡的重要之地。为祈求家庭平安,人们便借助桃木驱邪辟鬼,这主要表现在有关大门和大梁的习俗传承上。
《相宅经纂》认为:“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故大门名曰气口……。”大门是人出入的必经之地,也是邪气与瑞气出入的必经之地,故有关它的信仰习俗较多,而桃可禳灾逐鬼的文化观在这些习俗中表现得特别充分。其一是有关门神来历的神话传说。有关门神的神话传说,史书上载录较多的是神荼、郁垒及钟馗。神荼、郁垒为门神的神话传说,多见于战国、秦汉之际的史书,尽管这些载录互有出入,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是在桃林的环境中统领鬼的,是以桃枝作为治服鬼的工具的,是因桃而成为门神的(《战国策·齐策三》:“东海中,有山名曰度朔。上有大桃,屈盘三千里,其卑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由往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荼与,一曰郁雷,主治害鬼。故使世人刻此桃梗,画荼与与郁雷首,正岁以置门户,辟号之门。荼与、郁雷,皆在东海中,故曰东国之桃梗也。”[11])。钟馗为门神的传说盛于唐宋,这些传说虽多敷衍铺成(高承《物事纪原》:“开元中,明皇病,居小殿。梦一小鬼,鞹一足,悬一履于腰间,窃太真紫香囊及拈玉笛吹之,颇喧扰。上叱之。曰:臣虚耗也。上怒,欲呼武士;见一大鬼,顶破帽,衣蓝袍,束角带,径捉小鬼,以指刳其目臂而啖之。上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奉旨赐绿袍而葬,誓除天下虚耗妖孽。言讫觉而疾愈。乃召吴道子图之。上赏其神妙,赐以百金,是以今人画其像于门也。”[12]),但其实质亦是桃木能驱鬼辟邪文化观的反映。这从两个方面可以得知:第一,根据《陔余丛考》卷三五的考证证实,钟馗本是椎(棍棒)的别名。第二,根据古人的信仰及《淮南子·诠言篇》:“羿死于桃。”许慎注:“,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等记述推断,作为钟馗别名的椎就是“展转生故事耳”的“桃椎”。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晓岑]阿昌族的制铁技术及相关问题
下一条: ·南康“古文”吸收本土曲调 道出千年民俗往事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张梦雅]“绣”的能动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