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权
5月23日,韩国《中央日报》向读者介绍了一位韩国非遗保护的功勋人物——任东权。这位85岁高龄的老者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亲切得有点儿不像专家。乍一看,您一定不会想到,这位老者有着韩国“第一代民俗学家”的称号,他为韩国非遗保护奔走半世纪,是韩国两项非遗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功臣。
比非遗名录提前50年的预言
2009年,韩国已经拥有了3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皇室贵族祭祀活动上出现的宫廷宗庙祭祀礼乐,有可以称之为韩国国乐的板索里史诗说唱,还有大型的民间庆典活动江陵端午祭。或许不会有人想到, 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韩国非遗竟然会是“强羌水越来”(即指强大的外敌越水而来,要对周围保持警戒。据说是源于朝鲜将军李舜臣带领妇女给敌人制造假相,不战而胜的一次战役。)因为“强羌水越来”只是韩国京畿道地区在中秋举行的小型农耕仪式,参与者只是村庄中的十几名未婚妇女,内容也不过是没有精心编排的、颇为随意的手拉手转圈舞,加上踩踏屋顶的砖瓦、抓老鼠或系青鱼等游戏而已。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早在50年前,一位韩国学生就曾提出过将这项民俗活动列入非遗保护名录。1966年,还在庆熙大学读书的任东权就曾建议将韩国民俗舞蹈“强羌水越来”列入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项目。那时,任东权的提议遭到了负责文化遗产的韩国文化财厅的反对,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个看上去毫无艺术感可言的民俗舞蹈丝毫没有保护的价值。但是,任东权没有因为自己的提案遭到反对就此罢休,而是选择了执著地坚持。学习韩文专业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民俗专家,为江陵端午祭和“强羌水越来”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强羌水越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韩国第八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了保护和进一步的传播,全罗南道等众多地区也逐渐出现并兴起跳“强羌水越来”舞蹈的风潮,它不仅成为很多城市妇女的宠儿,还列入了教科书中,成为孩子们学习民俗的内容。然而,为了将当时不被世人重视的民俗转变为世界公认的宝物,任东权却用了足足半个世纪的时间。
现代化不应抹去民俗传统
1926年,任东权出生于韩国忠清南道的青阳市。学习韩文专业的他,为什么会对民俗产生兴趣,并且成为将韩国民俗介绍给世界的榜样性人物呢?除了他本人对民俗的兴趣之外,同他生活的年代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1970年,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为了推动韩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发起新农村运动,这一运动虽然对韩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任东权看来,这一运动也是韩国农村民俗活动销声匿迹的罪魁祸首。在这一运动的催化之下,人们认为必须摒弃掉传统的风俗习惯、毁坏掉圣坛、图腾一类的历史遗迹才能真正走向现代。
作为韩国新农村运动之前出生的一代,任东权经历了民俗游戏、文化传统遍布韩国各地的时代,也亲身体会到了这些民族代表性的东西被人为销毁的全过程,这些经历使得他更加坚定地成为捍卫民俗的教育、研究工作者,也让他成为将韩国民俗介绍给世界的榜样性人物。“我们的现代化之路走得太容易了,虽然不能说传统的就一定都是好的,但是我们至少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传统,然后再做出判断,而不是二话不说就以现代化为由把这些传统从历史中去除得一干二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年5月27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