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屈永仙]传承傣族诗歌的女人们
  作者:屈永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26 | 点击数:11272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离不开女性的。其中,口头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傣族以其浩瀚的诗歌著称,有自己的诗歌传承人。在现代化的潮流冲击下,各地傣族的诗歌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无论是在有文字的傣族地区,还是没有文字的红河流域的傣族地区,诗歌的传承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女性在传承和发展诗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德宏的傣剧演员和戏师,西双版纳的女歌手“章哈”、新平花腰傣的巫婆“雅嫫”为代表,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傣族女性,她们在村落生活中对诗歌的不舍不弃,并取代男性,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角。

  关键字:傣族、诗歌、女性传承人


  解放初期,中国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展开了摸底式的全面调查。从那时起,傣族就以她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诗歌而闻名。诸如《兰嘎西贺》、《孔雀公主》、《千瓣莲花》、《粘响》、《厘俸》、《娥并与桑洛》等优美的叙事诗一一出版面世,一度惊动学界,引来关注和赞叹。新时代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位处西南边陲的傣族也深受影响,傣族的诗歌如今又是怎样的发展状态呢?

  从2006年起,笔者开始关注傣族民间诗歌的发展和传承情况,多次前往德宏州、西双版纳州、文山州马关县、玉溪市新平县、腾冲荷花乡和其他地区对傣族各支系进行实地考察,从中认识到傣族女性在诗歌,特别是在口头诗歌的传承和发展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下文中,笔者分别以德宏、西双版纳和新平三地的傣族妇女为例,来认识傣族女性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演绎和传承傣族诗歌的。

  一、戏台上演绎人生的德宏傣家女子

  傣戏是集文学、音乐和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跟叙事诗一样,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人们把喜闻乐见的叙事诗改编成傣戏,以舞台演绎的方式来传承诗歌。根据史料,德宏州盈江县新城乡是傣戏的发源地,其附近的旧城、盏西、支那等乡镇也盛行傣戏演出。在盏西坝子的十几个傣族自然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傣戏班子,绝大多数的演员是中老年妇女。傣戏对她们来说,是劳作之余的学习和娱乐。

  在笔者的童年记忆中,村里佛寺前的那片开阔场地就是一个戏台。那时的演员一律是男性,戏中的女角也是男扮女装。当夜幕降临,全村男女老少闹哄哄的围拢在佛寺前看戏。演员穿着古朴的戏服,背上插着彩旗,走几步又停下来或说或唱,简单的手势和看不太清的表情。只记得那暗黄的灯光下,四周晃动的人影和乐在其中的观众面孔……再次看傣戏,已经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戏台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演员几乎都是女性,男人只是在舞台一侧负责敲锣打鼓和拉二胡。观众也发生了变化,只有老人们还看得有滋有味,旁边跑动着玩耍热闹的孩童,其他年轻人和中年人已经被电视、电脑或电话给“俘虏”了。由于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各个村子都集资置办了新的乐器和戏服。但在内容上,人们还在演传统的戏目,例如《十二马》、《爷爷犁田,奶奶送饭》[①],也有改编自叙事诗的戏目,例如《阿銮弓关》、《朗忒罕》[②]、《娥并与桑洛》等,还有从外传来的故事,例如《西游记》、《唐王游地府》、《目连救母》、《岳飞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除了这些传统的戏目,人们也响应时事编写了一些新戏。例如,盏西镇的线帕村妇女常演的是禁毒防艾的新戏《瘾君子回家》,芒冷村妇女演的则是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二么挂灯笼》。下表是笔者2006年至2011年多次调查所了解到的五个村子的戏班情况,可作参考资料。从中可见,女性代替男性戏台上的角色,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事实。

  傣寨戏班 曾经演过的戏目[③] 戏班人数 演员情况说明 戏师情况

  盏西镇芒冷村老年戏班 《十二马》、《陶禾生》、《唐王游地府》、《阿銮弓关》、《罗苏九国》、《陈云舍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14人 演员全部是女性,有3个男性 负责敲锣打鼓, 雷咩惠,女,70多岁

  盏西镇遮坎村中年人戏班 《爷爷犁田,奶奶送饭》、《天仙配》、《西游记》、《岳飞元帅》、《陈铁钢》等 约10人 有3个男性,3女性演员,主唱是女性。另有4人负责敲锣打鼓 金明礼,男,70多岁

  村练寨戏班[④] 《楚天王》、《阿銮弓关》、《娥并与桑洛》等 约6人 演员全部是女性 龚小回,女40岁

  芒章乡线帕村戏班 《木莲救母》、《阿銮弓关》、《陶禾生》、《瘾君子回家》 8人 演员全部是女性,另有2个男子为她们拉二胡 李明亮,男,约50岁

  支那乡芒海 《爷爷犁田,奶奶送饭》、《朗忒罕》、《阿銮弓关》、《冒弄养》、《帕芒鸾》、《相勐》 9人 4名女性,5名男性,其中4名女性主唱,2名男性主唱,其余男性只能演 向氏,男性,约60多岁

  德宏傣族民众喜爱诗歌和戏剧,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村里常出现优秀的女性,她们写诗,改编剧本,成为民族文化不折不扣的传承人,也是当下驱动傣族诗歌发展的先锋。笔者出生的练寨就有一个出色的女子,她名叫龚小回,如今40来岁。她年轻的时候是村里远近有名的歌者,有一副好嗓子。她可以随口唱出德宏各地傣族不同的40多种歌调。例如,情歌调的“哈秀”,歌唱十二月节气的“哈麻西双”,婚礼上的祝福歌调“哈金会”,瑞丽市傣族歌唱家乡和赞美自然的山歌调“哈同卯”,盈江县傣族的山歌调“哈勐腊”等等。全村人都知道她能歌善舞,还能讲故事。龚小回曾给笔者讲过50多首故事,有古老的神话和传说,各类阿銮故事[⑤],动物故事和笑话等等,腹藏故事如此多的女性是罕有的。她小时侯从兄长那里学习了傣文,所以只要有文本,就能为大伙吟诵各种叙事诗和演唱傣戏剧本。她组织村妇女出演《娥并与桑洛》,到别村演出献技。芒冷村的雷咩惠是一个难得的女戏师。她如今70来岁,日常劳作之余,晚间就召集村妇来家里,教她们学习傣文和唱古戏。就在2011年的“三八妇女节”,笔者还参观了她们自编自演的《二么挂灯笼》。穿上节日盛装的村妇们在戏台上自信地唱着歌,雷咩惠则坐在她们身后,手拿剧本给演员们提词。当笔者询问谁是她的师傅时,她指向一位86岁的老妇,她如今是本村的巫婆,负责各种神鬼祭诵,可她以前却是一个很有名的歌手。戏台左侧有三位男子在敲锣打鼓,照顾着扩音器等设备。台下坐着一排排的观众都是女性。每当唱完一段,她们就鼓掌致意。新城村的龚晓娣也是一个优秀的女子。她从小听着父亲诵读傣文诗歌长大,学习了老、新傣文,耳濡目染了父亲的诗歌创作。老人死后,她就继承了大批的傣文经典。她喜欢阿銮故事,并改编《阿銮混盖》、《阿銮术帕利》、《阿銮三金叶》、《屯勐相兑》、《二么奈咪》[⑥]等,常常被其他村民请去做戏师。与龚小回、雷咩惠、龚晓娣一样出色的傣族女子并不罕见,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不过,像她们一样掌握文字的傣族妇女毕竟是在少数,更多唱戏的妇女是凭借记忆力。2011年3月,笔者前往支那乡芒海村考察,在这里看到了村民在演古老的傣戏《爷爷犁田,奶奶送饭》。没想到的是,他们每晚到不同的村民家里演同样的戏,目的是为该住户驱邪求福!笔者看到,该戏班共九名演员,一律是40岁以上,而女性占了一半。演完《爷爷犁田,奶奶送饭》,将邪恶“犁”出家门后,他们又演了《冒弄养》,这是一场古老情歌的对唱戏。讲的故事是有三位姑娘到山林里采集野菜,邻村一位英俊小生被姑娘们的美貌吸引,于是前来对歌求爱。只见三个女演员共聚在一把黑伞下,向前走三步又停下来唱歌,如此反复。有两位男演员在她们旁边绕着圈走,他们扮演的是本村男青年在“守护”自己村的姑娘,以免“肥水流了外人田”。演戏几乎没有什么道具,演员的动作也很简单,对唱的情歌曲调更是单一不变,夜晚的灯光下看不起演员的表情。看来,重要的是所唱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四周坐满的观众都是老人,她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妙处呵呵大笑。笔者看到,男演员手里拿着戏本唱,而这三个女演员完全靠记忆唱了上百句的情歌。旁边有一位戏师,手拿着戏本时而给她们提个词头儿……

  傣族女性不仅在戏台上顶替了男性,唱响傣族的诗歌,演绎动人的故事,在其他人生舞台上她们也传承和发展着傣族诗歌。一年四季,逢年过节,傣族女人总是穿上节日盛装,用歌声祝福彼此,赞美生活。例如,如果一个村子举办“摆帕腊”(迎迓佛像庆典),或举办“摆广母”(拜供佛塔庆典),其他村子肯定盛装前来祝贺,送来贺礼。届时彼方敲锣打鼓,唱歌祝福,我方就要还礼对唱,你唱罢我上场,彼此考验一番歌技。又或逢泼水节,傣族妇女上山采花时,总要放开嗓子唱唱山歌,表达节日的喜悦之情。暂且不提德宏歌舞团那些专业的歌手,傣族民间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女性。例如,新城乡芒弄村的寸小来、金小顺都是小有名气的民间女歌手。在盈江县、梁河县、腾冲县各地的各种节庆场合中,都能看到她们自信的身影,听到她们悠扬嘹亮的歌声。傣族民众非常喜爱这些民间歌手,村里的广播放的是她们的歌,集市上那些粗制滥造的傣歌光碟也被民众围着抢购。

  德宏傣族年轻人崇尚城市生活,倾向于外出打工,农村里留守的是老少妇孺,传统也面临着代代传承的历史挑战。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意义更显得及其重要。可以说,是女人们的信仰和情感温暖着村寨,是她们五彩缤纷的盛装点亮了村寨,也只有她们的歌舞欢庆才能唤醒村寨的生机。总之,正是她们对传统的不舍不弃,促使傣族的文化和诗歌在时代浪潮冲击下得以延续,由于她们的文化情趣和精神追求,傣族诗歌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生机勃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2-09-2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唐卡艺师西合道:别让唐卡艺术走上炮制之路
下一条: ·长沙弹词保护之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