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李晓岑]阿昌族的制铁技术及相关问题
  作者:李晓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14 | 点击数:10904
 
该村制犁的历史不太清楚,据说是很久以前从内地学来的。我们访问的铁匠张本红说,他家铸犁铧已有五代人的历史,其他家铸犁铧的时间也很长。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调查资料也谈过海南寨以做犁头较为著名,为本村之特色产品。这里的铁匠主要在本地做,有时也到外面做,甚至出国到缅甸铸犁。铸犁的铁匠,因有手艺,在外面相当受尊重。
当年汪宁生先生对铁犁的制作已有详细的调查,我们不再细述。其工序大致是,做犁的步骤是先把范修好,再进行烤范、合范等前期工作。以后就开始铸犁,方法是把买来废铁,在坩锅中化铁,以后再浇注于范中,开范后,取出内范,对犁铧进行打磨修饰,一个犁铧的铸造约半小时内可完成。以后就接着铸造下一个犁铧。
过去汪宁生先生调查时注意到,铁水熔化前,要在坩锅中撒把灰,但不解其中原因。经我们询问,这是为了使铁水化得慢一点,以提高铁水的质量。另外铸时还要注意铁水的浇注速度,这样才有较好的充型能力。
铸造铁犁时,一般有3人左右在操作,如1人拉风箱,1人修范,技术好的人进行铁犁的浇注工作。
我们详细观看了铸犁的范。这是一种泥范法铸造,其范内用胶泥,外用木头制成。外型为曲线型三角。为二道合范,与纳西族的不同。一个范可用一年,一年后才更换。每次做犁时,都要对外范进行修饰。
一户人家,一天能做10来个犁,每家一年可做500个犁左右,每个犁可卖15元,一人一天的纯收入仅5元多,这影响了工匠制作铁犁的积极性,所以铸犁的铁匠已逐年减少。买主主要是做农业生产的景颇族、傈僳族和本地的阿昌族。也有拉到邻国缅甸卖的,阿昌族做的犁的质量得到一致称赞,在滇西北地区首屈一指。
我们曾见过云南丽江地区的制犁,采用的是古老的石范法制造。阿昌族的泥范法铸造则要进步得多,不仅犁铧制作外形规整,尺寸精密,体积也要大一些。
 
7 相关问题
 
阿昌族是一个居住地十分偏僻的民族,他们很少与外界进行技术上的交流,但制铁技术在西南民族中却首屈一指,是他们代代相传的传统技巧。户腊撒当地水质的优良无疑是能打出好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调查中我们也看到,阿昌族的制铁技术具有极其丰富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这或许就是阿昌族制铁能取得优胜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很多地方的民间传统工艺都处于迅速瓦解之中,但制作阿昌刀的技艺却仍然在顽强地绵续着,甚至各村各户的传统特长在很长时期内都不曾发生改变,这种地方性的知识如何能保持长期的领先地位,而且竟然出现在阿昌族这样的人数很少的民族中,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他们的制铁技术渊源值得进一步研究。有观点认为,阿昌族是南诏王室的祖先,而云南在南诏时期制铁技术极为发达,樊绰《云南志》卷七中多有记载。如此,则阿昌族确实继承了云南古代最优秀的制铁技术,但由于户腊撒以外的阿昌族不会打铁,所以这种可能性也很有限。也有资料说,明洪武年间,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他们将打制刀具的技术传给了阿昌同胞[2],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不管哪一种说法正确,阿昌族制铁业有悠久的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
阿昌族制刀业规模大,分工细密,但产品并不集中生产,而是家庭作坊式的分散生产,具有民间生产和民间技术传承的特点。每个寨的打铁业品种专一,产品质量很高。相当的一部分劳动力与农民完全不同,他们以打铁为生,是专业的打铁工人,打出的是专业化的产品。这与一般农村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是不同的(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打铁或其他技术仅是副业)。如此大规模、长时期地从事某项技术工作,这在少数民族是罕见的,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由技术传统支配下的少数民族村落社会。而另一部分阿昌人则成为出售刀具的有现代观念的商人,他们与有技术的工人互相配合,成为这个技术社会中的最活跃、最受益的群体。这种现象对科技人类学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阿昌族的铁器制作对周围的民族有很大的影响,是滇西北很多民族所用铁器的主要来源,如农具、刀具、犁等。阿昌刀在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民族都十分珍视阿昌刀,作为自己最心爱的器物,如滇西南的景颇族最珍爱的武器——“景颇刀”实际上就是阿昌族所制,并对景颇人的婚俗、生活习俗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技术可深刻影响另一个民族的民俗,这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阿昌铁器销售极广,建国前就销售于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地区,现在更是远达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说明一个民族的优秀的技术产品往往是跨民族、跨地区、跨文化区域的,甚至阿昌刀在其他民族中被称为“景颇刀”这样的其他民族的族称,进一步生动说明技术的传播与民族和地区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情况在傣族制陶业中也有例证[4]。这对古代器物特别是古代金属器的分布的研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现在,阿昌刀的制作也面临现代工业的挑战,由于设备相对落后,成本较高,与现代方法脱节过大,最终可能会出现竞争困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把握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应吸收现代铁艺的一些方法和思路,对阿昌刀进行一些改进,以提高生产力,适应现代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汪宁生.阿昌族的铁器制作[A].中国西南的历史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170—184.
[2]《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4、10、30.
[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阿昌族简史简志合编[M].1963.16.
[4]汪宁生.云南傣族制陶的民族考古学研究[J].考古学报,2003,(2):258.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第28~33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冯骥才]让灿烂的口头文学永远相传下去
下一条: ·[王焰安]桃文化略论
   相关链接
·[李将辉]阿昌族印象:史诗·祭祀·山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