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近十多年来社会上普遍反映,人们对婚姻关系的态度变得松散了,也不那么神圣了。特别是在青年人群中,人们对待婚姻这件人生大事似乎不那么认真了,甚至有些近乎随便或无所谓。对性和性关系的态度也有类似转变。首先是神秘感不那么浓重了,禁区开始被冲破。其次是承认了性科学,许多中学开设了青春期生理卫生课和性教育,有关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报刊、书籍相继问世;有的地方电视台午夜播出性知识和性教育节目;性知识展览逐渐多了起来;性知识、性生活咨询服务中心和性专科门诊也相继营业,向社会提供服务。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合的结果,对人们的婚姻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一,离婚离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990年按全国人口(作分母)计算的离婚率达1.43‰,比1980年提高了一倍。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国人口的结婚离婚比80年代初为20:1,1986年为17:1,1989和1990年下降为12:1。
其二,涉外婚姻近10年来显著增多,1978年为8460对,1979年超过10000对,1985年超过20000对,1981—1990年平均每年为1.85万对。
其三,不婚文化现象开始出现,一些大男大女不结婚,想尽可能实现自我,待45岁以后在考虑找一个固定伴侣组成家庭。不结婚期间,他(她)们可以与合意的性伴侣同居。
其四,婚前性生活和非婚同居的现象呈上升趋势,由此而导致的非婚怀孕也显著增加。这从各地妇产科非婚人工流产的统计得到证实。
其五,事实婚姻也有增加,按民政部1990年数据,事实婚发生率约占结婚人数的15—20%。
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对我国婚姻质量的提高、家庭模式现代化,以及人们婚姻生育观念的转变,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有利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增长的控制。
(二)对婚姻、生育行为影响的思考
首先,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合对婚姻生育行为的影响,尽管目前还处于理论假说多于实证分析的阶段,缺乏足够数据资料的支持,但散在的个案材料和局部统计证明,影响的结果已经出现。对此,不能不予以重视和研究。例如,目前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能得到多少数据的支持;这种影响将来的走向怎样,从发展上看,将来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都应当列为人口社会学今后研究的课题。因为,这些内容直接关系着人口控制、人口与发展、人口决策等重大问题。
其次,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合对婚姻生育行为影响产生的结果。比如,对不生育行为如何看待。目前社会上就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不生育有利人口控制,应当欢迎甚或给予一定的奖励或照顾;一种认为,不生育原因很多,有病或其它生理原因都可能造成不生育,或许是年轻夫妇一时心血来潮,不生育是暂时的,谁能保证将来不生,持怀疑和观望态度;一种则认为,不生育是对社会人类发展不负责任,没有尽到义务,应当受罚。
又比如对不结婚现象,更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活得潇酒”;有的认为有利晚婚和人口控制;更多的则嗤之以鼻,以为有失德性。
到底应取何种态度?这关系到理论和实践的导向问题,自然也是值得研究的。
再次,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都是积极或良性的影响,对消极方面的影响如何看待,也需加以研究。诚然,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合确实也产生了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包括旧时代的劣行泛滥,资本原始积累期间的龌龊行径,以及发达国家流行的现代恶迹等等。在婚姻生育行为中,最有社会反响的如“非婚同居”、“早婚早育”、“离婚率上升”、“婚前性行为”、“非婚怀孕和生育”、“非婚人工流产”、“尊老敬老意识淡化”等等,究竟应持什么态度,采取何种措施,都值得进行研究。 综上所说,我以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汇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关于婚姻、家庭、生育方面的交流,对于像我们这样积极主张控制人口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应当表示欢迎和支持;相反,对其带来的显而易见的消极影响理所当然要摒弃和抵制。这两方面都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我希望我的研究管见能够得到同行们的共识,更盼望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若果如此,我以为人口社会学又多了一个研究领地。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2)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3)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4)林乃桑:《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5)戴饮祥、陆钦、李亚麟:《中国古代服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6)顾宝昌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年。
(7)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
(8)杨子慧:《社区通讯服务网络与生育行为》,人口与计划生育1992年第二期。
(9)《中国人口年鉴》(1991)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
(10 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
(本文原载《人口与经济》1994年06期,第21-28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