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在古老、凝重、博大、雄浑的黄河文化圈里,出现了一种过去很少有过的文化氛围。这便是来势迅猛、锐不可挡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合。这股崭新的文化潮流以其宽广的覆盖性渗透到社会意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已经并将继续对人们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强烈的影响。
婚姻。生育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形态和人生最重要的约定行为,毫无例外地要受到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合氛围的影响。我以为,这个现象应当成为人口社会学研究领域里一个不容轻视的崭新课题。
一、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合的背景和特征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合,说起来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对异域或异物渴望探求和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最早的典籍如《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即有记载。西汉时期,张骞、甘英等人出使异域,留下了许多真实的记述。由此,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中的鬼神志怪小说也逐渐多了起来。后汉郭宪的《汉武洞冥记》、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等,均属此类,唐、宋时期,此类书典更加多起来。如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苏鹗的《杜阳杂编》;宋代著名的《太平广记》、《夷坚志》等等,都有许多关于异域异物的详细记载。明代又有郑和下西洋的旷世壮举。随郑和一同下西洋的使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不少真实的故事。如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到了清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似乎被闭关锁国的封建保守主义所阻滞,然有识之士出洋留学的多了起来,他们直接将西方文明传输到国内:另一方面,外国列强瓜分中国,割占租界,把西方文化直接带到中国,同时也把东方文明带到世界各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合并未因政治、军事、外交政策因素而中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时期大批“契约华工”(“猪仔贸易”)被迫或被骗到国外,形成规模巨大的华人国际迁移。尽管迁移途中死亡率高得惊人(一般途中死亡率为300‰最高达到700‰),但仍有数千万华人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他们将中国的手工技艺、种养技术、饮食穿着、语言文字、婚姻风情、生育习俗、待人接物、仪礼风范等黄河文化远播于世界各地(集中于东南亚、南美洲、欧洲,但其他各国也有散居者),为中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本世纪初,著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汇合进入一个新时代,称得上是文化形态领域里的一次革命。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泛的国际交往与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揭开了中国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汇合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意义。共丰富的内含、畅达的渠道和广博的影响,是本文难以尽数的。
以上简而又简地回顾了一下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汇合的史实,目的在于求证以下诸点:
其一,在人类发展史上,无论国家大小、强弱,也无论国家成立的历史长短、政治制度如何不同,文化交流则是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因此,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文化宝库的珍藏,都蕴含着每一个国家乃至民族所作的贡献。
其二,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的汇合和相互借鉴也同样是经常的、正常的现象。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只有在这种不断的交流汇合和借鉴中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没有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纯粹的“国货”,或地道的“土特产”。尽管汇合和借鉴的浓度、广度有所不同,但总能寻觅到舶来文化的痕迹。
其三,所有文化都应当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但是,文化交流与汇合是在一定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兼收并蓄,不存在你“化”我,我“化”你的问题。鲁迅先生对此称之为“拿来主义”,毛泽东同志则形象地称之为“洋为中用”。其实,对各国来说也都是如此。例如,中国的老子在欧洲就特别走红,没有另外一个中国哲学家可以同他相比(季羡林,1946),然而老子的哲学观点并未动摇欧洲传统的哲学体系。又如儒家的许多思想,竟然成了东南亚许多国家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行为规范;《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西方则被视为“黄金法则”、“人类行为的伟大法则”;近些年,西方世界又出现《易经》热。尽管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在国外受到如此高的礼遇,但却丝毫没有改变西方的文化传统。
即以我国而论,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非但没有损害了固有的文化传统,相反却在兼收并蓄中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光辉灿烂的东方传统文化。
从以上叙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汇合是完全正常的,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所不同者,只是这次来势迅猛的交流汇合大潮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无论规模、内容、浓度、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汇合的又一个里程碑,或者是第二次文化形态领域里的革命。当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汇合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和多样性。世界两大政治阵营的格局被打破以后,长期以来在国内占有统治地位的“非此即彼”的两极思想体系也逐渐解体,人们从“亲不亲阶级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主义的苗”等等僵死的思想羁绊下解脱出来,开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来观察、思考和认识已有的传统理论和多彩的社会生活现象,从而导致了多种思想体系并存的局面。这种多元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反映到学术界,出现了交叉发展的新局面。现如今,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脱离其它学科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也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回避当今社会重大变革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现今的政治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家庭各个层面,思想都比较活跃,自由度也比过去要宽泛得多了;在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中,自由度也比过去宽泛得多了。这些也都反映出文化氛围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