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朱海鹰]云南澜沧江流域失落的蛙文化
  作者:朱海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07 | 点击数:9963
 
克耶族与克伦族都是有血缘关系的藏缅语族。他们的蛙鼓舞属非常古老的祭祀性舞蹈。这种舞蹈无疑与早期使用蛙鼓的佤族和澜沧江流域的各民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但此类祭祀歌舞已在云南澜沧江流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然而,沧源崖画(第六地点6区局部)似乎在提醒人们,那画面上手持盾、棒兵器的像青蛙模样的人形与蛙鼓舞在文化生活上也许存在某种关联。
(二)佤族的蛙文化与铜鼓制作技术在澜沧江流域的消失
关于蛙图腾崇拜,在东南亚和云南许多民族文化中都能看到,在纳西族的东巴文化里,蛙不仅被当作五行化身,亦是一种繁荣的象征。白地纳西人不仅没有吃蛇、蛙的习俗,还反对别人吃蛙肉;彝族的图腾中也有蛤蟆崇拜。据传,云南永宁有一彝族妇女的图腾是一只蛤蟆,她把这只蛤蟆藏入一个瓮里喂养,不让任何人知晓。后来,这只蛤蟆被人发现,丢进火里烧死后,这妇女也死了;滇西南新平县及哀牢山元江县自称“纳苏”的彝族也有蛤蟆图腾。在云南和东南亚其他民族中还有许多关于蛙崇拜的传说,但从澜沧江流域目前了解到的资料显示,佤族在蛙崇拜上有更深刻的文化表现。佤族有一古老传说,“在西盟以北的一座大山上有一个很深的绿水湖,湖里有一对魔蛙,这对魔蛙捕获一个人吃掉后,雌蛙生下9男9女,这些人就是佤族的祖先”。
1971年,笔者曾到过距沧源县约70公里的缅甸佤族文化腹地公明山上的新地方(又称“买磨”hmain:maw)县城,并观看了佤族的基督教徒们在教堂外演唱赞美歌和一些自创的歌舞表演。其中有一个节目叫《青蛙颂》,这首歌的旋律很优美,应属基督教歌曲改编成佤语表演(词意已变),有四个声部:女高、男中、男低,另外一个声部是用青蛙鸣叫的声音:哇!哇!哇!来贯穿全曲;在合唱队前,还有两位男子模仿青蛙舞跳。笔者虽对基督教文化知之甚少,但查阅了许多基督教的《圣咏》、《圣歌》、《圣经故事》、《Daily Guideposts》(基督教每天一个故事读物)书籍和歌集,却没能找到《青蛙颂》一曲或有关青蛙崇拜的故事。由此,联想到佤族的传说——青蛙精,沧源崖画——蛙形人,西盟型铜鼓鼓面——青蛙图腾。故此,笔者认为,这首《青蛙颂》歌曲,应是当地佤族主教及其高徒们将本民族的图腾崇拜融入于基督教中的文化表现。同时,它也属于原始崇拜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的一个典例。
此外,据国外的书籍论述铜鼓文化时,也提到一千多年前,克伦族未南迁时,曾居住在湄公河上游(指澜沧江流域)与佤族杂居,并学会制作铜鼓。
克伦族目前聚居于缅甸、泰国等国家。克伦族常用铜鼓来代表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一直流传着铜鼓有七种名称:
1、“克娄尤木”(k-lo:yu-mu:克伦语“克娄”意为蛙鼓,“尤木”指居住在湄公河上游的妇女)即湄公河上游的妇女制作的蛙鼓。
2、“克娄尤夸”(k-lo:yu-khwa克伦语“尤夸”指湄公河上游的男子)即湄公河上游男子制作的蛙鼓。
3、“克娄克佤木”(k-lo:k-wa-mu:克伦语“克佤”佤族,“木”妇女)即佤族妇女制作的蛙鼓。
4、“克娄克佤夸”(k-lo:k-wa-khwa克伦语“夸”为男子)佤族男子制作的蛙鼓。
5、“克娄修威木”(k-lo:sho:wei-mu:克伦语“修威”指克伦族一支系,即波克伦族)波克伦族妇女制作的蛙鼓。
6、“克娄修威夸”(k-lo:sho:wei-khwa)即波克伦族男子制作的蛙鼓。
7、“克娄尤果德”(k-lo:yu-kaw-te克伦语“尤果德”意为怀念之鼓)怀念之蛙鼓。
从这些铜鼓的名称中可以了解到一千多年前,铜鼓由滇中传到澜沧江流域后,产生了多民族研制的西盟型铜鼓。据此,可以从中推测当时澜沧江流域的各族妇女的社会地位都比较高,这是蛙图腾崇拜时期较明显的文化表现,否则就不会有妇女制作的铜鼓,并将她们制作的铜鼓用于祭祀;直至今天,曾经使用过蛙鼓的佤、克伦、克耶、傣等民族的妇女,在其社会中的地位仍比其他民族高。
此外,还可以推断出当时澜沧江流域的佤族也曾有过文化的鼎盛期。其鼎盛,由宗教的盛行,蛙鼓的发展,金属的冶炼及各种技术和祭祀的频繁举行,连锁形成的文化高发期。但这一文化高发期只闪烁了短暂的时间,随着克伦族的南迁,整个铜鼓铸造坊的南移,当时懂得铜鼓铸造技术的佤族技工们也随克伦族南迁,而渐渐融入中南半岛的各民族中。当地佤族因无文字记事的能力,历经千年,淡忘了这段历史。佤族没能传承铜鼓的制作技术,而克伦族、克耶族都保持了较长时间的铜鼓铸造技艺,并用缅文编著了一部书《铜鼓制作法》,此书一直收藏于泰国博物馆。
(三)西盟型铜鼓文化在澜沧江流域的败落
在自然界中每一物种的消失都将导致20种物种的死亡。其实,人类某些文化的盛衰也会这样,一种文化的毁灭也会导致其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的消亡。
20世纪60年代,知青下乡,这是澜沧江流域全面打破封闭的时期,也是铜鼓文化在澜沧江流域的消亡期。此时,正逢文化大革命,铜鼓被视为“四旧”,成了废品回收站的“破烂”。这是笔者2000年,在临沧地区采访时,当地乡、县干部(杨国益、冯人华等数位干部)这么说的(应该还有大炼钢时期的金属回收冶炼)。不言而喻,蛙鼓的毁灭,使有关蛙鼓的一系列文化以及祭祀活动,也包括祭祀歌舞的消失。如前面提到的克耶族、帕当族等,用蛙鼓来求雨、搬新房的舞蹈,按理,在澜沧江流域盛行蛙鼓的区域里应该有其相似的文化。但笔者翻阅了云南澜沧江流域的音乐、舞蹈集成都未见到有类似的,用蛙鼓来进行祭祀的歌舞。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福三]论民间文化传承场
下一条: ·[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